癫狂

《万病回春》书籍目录

脉∶癫痫之脉,阳浮阴沉。数热滑痰,狂发于心;惊风肝痫,弦急可寻;浮病腑浅,沉病脏深。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者不治。热狂脉实大者生,沉小者死。癫脉虚可治,实则死。

狂者,大开目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为狂也。谵语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为谵语。又蓄血证则重复语之。郑声者,声颤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为郑声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癫者,心血不足也。又云癫者,喜笑不常,颠倒错乱之谓也。

养血清心汤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 川芎 生地黄 石菖蒲(各一钱) 当归(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遂心丹 治癫痫风疾,妇人心风血邪。

甘遂一钱(坚实者)

为末;用猪血心取管血三条和遂末,将心刀批作两边,以遂末入在内;将线缚定,外用绵纸裹湿,慢火煨熟,不可焦了;取末研细,入辰砂末一钱和匀,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将煨猪心煎汤化下。大便下出恶物,取效。

狂者,痰火实盛也。又云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防风通圣散,治一切大风癫狂之疾(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牡丹皮生地黄、桃仁

清心丸 治心受邪热,精神恍惚,狂言叫呼,睡卧不宁。

胆星 全蝎天麻 人参 郁金地黄(各等分)

上为末,汤泡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喜笑不休者,心火之盛也。以食盐二两,火烧令红赤,研细;以河水一大碗,煎至三、五沸。待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喉中,吐出热痰。次服黄连解毒汤(方见伤寒)。根据本方加半夏竹沥竹叶姜汁少许,而笑即止。

妇人癫疾,歌唱无时,逾墙上屋者,乃营血迷于心包所致也。

加味逍遥散

当归 白芍(炒)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柴胡 生地 远志(去心) 桃仁(去皮尖)

苏木 红花 甘草

上锉一剂。煨姜一片,水煎,温服。有热者,加入小柴胡汤、生地、辰砂,用水煎服。

牛黄膏 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牛黄(二钱半) 朱砂 郁金(各三钱) 脑子 甘草(各一钱) 牡丹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

治失心风,用紫河车煮烂,杂于猪牛肚内吃,神效。河车不必拘首生,但无病妇人者佳。

邪崇之症,似癫而非癫,有时明,有时昏。但心者,一身之主,清净之府,外有包络以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稍有浊痰沉入其中,以主宰,故昧其明,言语交错;或精气赤汁流通,逐去浊物,其言犹复旧也。此名为痰迷心窍之患,非邪崇也。若以符水治邪崇,用密其肤以客其外,不治。此乃上膈之痰,理宜先用吐法,后当清痰顺气安神之药调之,病即安矣。痰多者,口有声有沫;火者,有热,面赤脉数是也。痫乃痰疾,病似马羊鸡犬猪,故有五痫应五脏,不必多配,大率主痰也。重阳者狂,骂詈不避亲疏;重阴者癫,语言交错不常。二病虽分阴阳,多主于热与痰耳。

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逾屋上垣,不识亲疏,狂言妄语,人拿不住。诸医措手。余令家人将凉水乱泼不记其数,须臾倒仆。诊其脉,六部俱弦数有力,此乃热极则生风也。用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黄连、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后服祛风至宝丹痊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万病回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万病回春》书籍目录
  1. 癫狂《万病回春》
  2. 癫狂《济阴纲目》
  3. 癫狂《古今医案按》
  4. 癫狂《古今医鉴》
  5. 癫狂《医经原旨》
  6. 癫狂《寿世保元》
  7. 癫狂《灵素节注类编》
  8. 癫狂《杂病广要》
  9. 癫狂《证治汇补》
  10. 癫狂《医学入门》
  11. 癫狂《丹溪心法》
  12. 癫狂《医学传灯》
  13. 癫狂《吴鞠通医案》
  14. 癫狂《产鉴》
  15. 癫狂《回春录》
  16. 癫狂《中医词典》
  17. 癫狂《丹溪手镜》
  18. 癫狂《傅青主男科》
  19. 癫狂《内经评文》
  20. 癫狂《灵枢悬解》
  21. 癫狂《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2. 癫狂《医法圆通》
  23. 癫狂《脉因证治》
  24. 癫狂《中医名词词典》
  25. 癫狂《针灸素难要旨》
  26. 癫疾(余论见风痫)《针灸资生经》
  27. 癫狂《保幼新编》
  28. 癫疾《灵素节注类编》
  29. 癫狂《针灸学》
  30. 癫疾《普济方·针灸》
  31. 癫狂(见鬼神)《女科折衷纂要》

《万病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