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深部位现证

《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帝曰∶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豪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洒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络,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 ,不可胜论。

寻常风雨寒热,不能伤人,必因虚邪之风,与身形之虚,两虚相遇,邪乃客之。盖太乙所居之宫,风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义详前卷《灵枢·九宫八风篇》。若身形实而邪实,两实相逢,则肉坚不能伤也。若天时身形,虚实相参,而中其邪,大病乃成。邪客于身而有定舍,因其邪在之所而立病名,分上下中外三部,以其直则有上中下三焦,横则有表里中三层。虚邪中人,初在皮肤,留而不去,则渐入渐深,各有现证可验,而不随证治之,则病根深痼难去。当邪之初入,其流传亦无定所,或浅或深,留着为病,以至久着不去,则息而成积,乃不复流传,以其与气血胶结而成瘀积也。故邪气之淫 蔓延,何可胜论哉!

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 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塞。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浮在皮里之细络,名孙络,稍深而粗者,名大络,大络内通于经,阳经则通腑,阴经则通脏,故阴经又深于阳经,经有阴阳,故络亦有阴阳也。气血周内联外,无处不到,其邪客之,则气血瘀滞,久乃结而成积矣。积在孙络,往来上下者,以臂手乃孙络所居之处,其气浮浅而缓,不能拘止其积,故积往来移行,以至肠胃之间,肠胃为水饮灌注旁渗之地,而邪从旁凑之,故濯濯有音,如系寒积,则 满雷鸣相引,时时切痛,因其络阻,气不流通也;其或着于阳明胃经,则挟脐而居,以经气聚于此也,饱食则胃气充溢于经,故积形益大,饥则气消,而仍小矣,经居于肉而不贴胃,无形质触碍,故积不痛;其着于缓筋者,缓筋贴胃,故似阳明之积,以其贴胃,饱则胃胀触动,故痛,饥则安矣;其着于肠胃之膜原,膜原,遮蔽胃中浊气者,饥则虚火冲动,故痛,饱则火息,故安,其痛连缓筋者,缓筋乃募原之枝也;其着于伏冲之脉者,脉在脊背肉内,是营气所流行者,被积壅阻,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气流散,故觉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也∶积着于膂筋,其在肠胃之后,饥则肠胃空虚,故积现,饱则气漫,故积不现,以其在肠胃之后,躯体之里,故按之不可得也;积着于输之脉者,脉闭不通,则津液不能下输,故便窍干窒。此皆言其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而下之成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素节注类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1. 浅深部位现证《灵素节注类编》
  2. 浅深辩《景岳全书》
  3. 浅深上下所宜《针灸素难要旨》
  4. 浅淋巴管和浅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5. 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护《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浅淋巴管《人体解剖学》
  7. 浅谈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免疫与健康》
  8. 浅静脉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浅血管《人体解剖学》
  10. 浅静脉《人体解剖学》
  11. 浅治法《石室秘录》
  12. 浅静脉《人体解剖学》
  13. 《中医词典》
  14. 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15. 《针灸素难要旨》
  16. 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17. 欠哕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HT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针灸甲乙经》
  18. 浅结构《人体解剖学》
  19. 欠舌风《中医词典》
  20. 浅结构《人体解剖学》
  21. 欠伸《医学纲目》
  22. 浅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3. 欠嚏《医学纲目》
  24. 浅反射《物理诊断学》
  25. 欠嚏《张氏医通》
  26. 浅点状角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欠嚏《证治准绳·杂病》
  28. 浅刺《中医词典》
  29. 欠嚏《医碥》
  30. 浅层结构《人体解剖学》
  31. 芡实《本草纲目》

《灵素节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