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逆
《素问·腹中论》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此因阳气重叠上逆,故名厥逆。其阳逆者,本由阴气不固,如再以火灸之,逼之入阴,则气耗散而火邪伤肺,则失音而喑也;石者,砭法,乃更泄其气,气泄则阳虚,而心神无主则昏狂,然非有余实火之狂,其病危矣,故不可用灸砭之法。盖厥者阴阳格逆,必须俟其二气归并,而阴阳渐和,乃可调之,庶使全其生也。

- 厥逆《灵素节注类编》
- 厥逆《医碥》
- 厥逆《古今名医汇粹》
- 厥逆《证治准绳·疡医》
- 厥逆《卫生宝鉴》
- 厥逆《证治准绳·幼科》
- 厥逆《医学心悟》
- 厥逆《类经》
- 厥逆《急救广生集》
- 厥逆《医述》
- 厥逆《伤寒六书》
- 厥逆《续名医类案》
- 厥逆《痘疹心法要诀》
- 厥逆《冯氏锦囊秘录》
- 厥逆《女科证治准绳》
- 厥逆《冯氏锦囊秘录》
- 厥逆奔豚香港脚攻心《读医随笔》
- 厥逆《医宗金鉴》
- 厥逆痹病《内经博议》
- 厥逆《中医词典》
- 厥逆发热消渴吐泄《四圣悬枢》
- 厥逆《止园医话》
- 厥逆腹冷痛《奇效简便良方》
- 厥逆《景岳全书》
- 厥逆气《圣济总录》
- 厥逆《景岳全书》
- 厥逆气候《诸病源候论》
- 厥逆《圣济总录》
- 厥逆死证《灵素节注类编》
- 厥逆《黄帝内经太素》
- 厥逆头痛《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