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

《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素问·评热病论》帝曰∶有病肾风者,面 庞然壅,害于言,可刺不?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风水,论在《刺法》中。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经曰∶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 ,足面也,头面足 ,皆庞然壅肿,此因肾虚水泛,风邪由太阳而入肾经,风鼓水涌,故名风水,以肾为水脏,与太阳为表里也。肾经之脉,上连舌本,邪壅经气不得上达,舌不能转,故害于言。此虚证,不当刺而刺之,五日后其病气必然复至,则更重,遂现所叙诸病。经衣冠文物晰,毋须赘注。卧则惊者,以胃不和,肝气被郁也;薄脾者,邪盛迫脾,以遏心火,故烦;胃气格逆,故食不下;而胃气不得下达于足,故身重难行;心气遏而不下通,则胞脉闭,月事不来也。此正虚挟邪之病,与上两证之肾风,皆各不同也。

《素问·水热穴论》帝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 肿, 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 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冬为寒水主令,肾为水脏,故水之本出于肾;水为金子,子能令母实,故其末在肺。肺肾气不通调,则三焦输化失职,以致积水为病。所以然者,肾开窍于二便,水液滓浊由之而出,故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中水饮壅积,与肾水类聚,上下漫溢于皮肤经络,而 肿为病也。诸水皆生于肾者,以肾为牝脏,牝者,阴也,阴气从阴,故地气之上蒸者,属于肾而生水液,盖物以类聚,所谓水流湿也。以阴从阴,故曰至阴。若其勇而劳力甚,则肾汗出而经络疏,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而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 肿。玄府为汗空,即毛窍也。因用力汗出而窍开,风邪客之,其水本于肾,与风邪相鼓于皮里肌肤而成肿病,故名风水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此明所以成水病者。盖肾俞有五十七穴,阴气之所积聚,水者阴类,故从五十七穴而出入。其气郁而不从三焦水道渗入膀胱,乃由俞穴行于皮肤肌肉,则下为 肿大腹也;子能令母实,故使肺逆而喘呼,肾水泛为肿,标本俱病也,肺气逆则不得卧,以俞穴之气分布相输,而周身俱受水气,留而不行也。伏兔等穴,为肾气所行之街,足三阴经交会而结于脚也。踝上等穴,肾脉下行之路也,名太冲。共凡五十七穴,皆脏之阴络,故水蓄之,即阴从阴、水流湿之理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素节注类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1. 风水《灵素节注类编》
  2. 风水《中医词典》
  3. 风水《儒门事亲》
  4. 风水《圣济总录》
  5. 风水《金匮翼》
  6. 风水《中医名词词典》
  7. 风水《医学三字经》
  8. 风市《针灸学》
  9. 风水方八首《外台秘要》
  10. 风市《中医词典》
  11. 风水候《诸病源候论》
  12. 风市《针灸大成》
  13. 风水黄胆之辨《类经》
  14. 风食《全生指迷方》
  15. 风水论《黄帝内经太素》
  16. 风湿诸般疼痛膏药《奇方类编》
  17. 风水秘方《华佗神方》
  18. 风湿肿《幼科心法要诀》
  19. 风水有痰《医学衷中参西录》
  20. 风湿肿《儿科萃精》
  21. 风水肿《中医词典》
  22. 风湿肿《医宗金鉴》
  23. 风水肿《医宗金鉴》
  24. 风湿中湿《伤寒六书》
  25. 风水肿《儿科萃精》
  26. 风湿中湿《伤寒六书》
  27. 风水肿《幼科心法要诀》
  28. 风湿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9. 风丝入目门主方《疡医大全》
  30. 风湿腰痛秘方《华佗神方》
  31. 风丝入目门主论《疡医大全》

《灵素节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