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咳证

《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脏病久不已则移于腑,其咳也亦各有证状可辨。长虫,即蛔虫也。胆汁,苦水也。三焦包脏腑之外,故末传三焦。而胃又为脏腑之海,肺主一身之气,故其病虽发于各脏腑,而必皆聚于胃,关于肺,乃成咳病,如不关肺,则不咳而为他病矣。夫脾气散水谷之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下输膀胱者,久咳肺气伤,不能分布水精,随气上逆,故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素节注类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1. 六腑咳证《灵素节注类编》
  2. 六腑绝症《医门补要》
  3. 六腑平脉《脉诀刊误》
  4. 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歌《刺灸心法要诀》
  5. 六腑气《中医词典》
  6. 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歌《医宗金鉴》
  7. 六腑三焦辨《目经大成》
  8. 六腑腹胀《症因脉治》
  9. 六腑生病《黄帝内经太素》
  10. 六腑腹胀《中医词典》
  11. 六腑说《内经博议》
  12. 六腑病机《中医基础理论》
  13. 六腑所合《中医词典》
  14. 六腑《医学见能》
  15. 六腑移热《灵素节注类编》
  16. 六腑《中医基础理论》
  17. 六腑以通为用《中医名词词典》
  18. 六腑《中医词典》
  19. 六腑以通为用《中医词典》
  20. 六腑《止园医话》
  21. 六腑证《灵素节注类编》
  22. 六腑《中医名词词典》
  23. 六腑证《灵素节注类编》
  24. 六府胀《中医词典》
  25. 六腑之病取之于合《类经》
  26. 六缝《中医词典》
  27. 六合《中医词典》
  28. 六法兼施章《韩氏医通》
  29. 六合散《是斋百一选方》
  30. 六法方钞(伤寒药方)《古今医统大全》
  31. 六合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灵素节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