疠风寒热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 而有疡,卫气有所碍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太阳主一身之表而统营卫,风气入太阳,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与卫气相干,使脉道不利,则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卫气碍而不行,则肌肉不知痛痒,为不仁也。
疠者,有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疠者,邪热毒厉之气,腐其营脉,其气秽浊不清,上熏于鼻,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初由风寒客于脉中而不去,挟瘴恶之气所酿成,故名疠风,俗名大麻风,古名癞,最为恶病,其邪入骨,传延子孙,而方书亦有治法也。

- 疠风寒热《灵素节注类编》
- 疠风二便下血《中医词典》
- 疠风口眼㖞斜《中医词典》
- 疠风大便不通《中医词典》
- 疠风六十四(附身上虚痒)《丹溪心法》
- 疠风刺法并治验《卫生宝鉴》
- 疠风论《卫生宝鉴》
- 疠风齿痛《中医词典》
- 疠风论治《类证治裁》
- 疠风部《外科启玄》
- 疠风脉案《类证治裁》
- 疠风病浴方《急救广生集》
- 疠风脉候《类证治裁》
- 疠风病痉《中医词典》
- 疠风门《张氏医通》
- 疠风《针灸聚英》
- 疠风门《医方考》
- 疠风《针灸素难要旨》
- 疠风门《丹台玉案》
- 疠风《扁鹊心书》
- 疠风门(二则)《辨证录》
- 疠风《周慎斋遗书》
- 疠风衄血吐血《中医词典》
- 疠风《外科证治全书》
- 疠风身起疙瘩《中医词典》
- 疠风《医学心悟》
- 疠风痰喘《中医词典》
- 疠风《证治汇补》
- 疠风头目眩晕《中医词典》
- 疠风《万病回春》
- 疠风小便不利《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