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大全云∶疗产后因惊败血冲心,昏闷发狂,如有鬼祟,宜用《局方》大圣泽兰散,加好辰砂研令极细,每服加一字许,煎酸枣仁汤调下,一服可安。
薛氏曰∶前证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仍参后各门互用。
一产妇患前证,或用大泽兰汤而愈,后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补其心虚,顿愈,又用八珍散加远志、茯神,养其气血而瘥。
一产妇亦患此证,用化痰安神等药,病益甚,神思消铄。余以为心脾血气不足,用大剂参术芎归茯神酸枣仁四斤余而安,乃以归脾汤五十余剂而愈。
大圣泽兰散 治妇人血海虚冷,久无子息及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子死腹中,劈开口灌药,须臾生下,便得无恙。治堕胎,腹中攻刺疼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晕血癖,血滞血崩,血入四肢,一应血脏有患及诸证风气,或伤寒吐逆咳嗽,寒热往来,遍身生疮,头痛恶心,经脉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气,胎脏虚冷,数曾堕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痰,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兼疗丈夫五劳七伤,虚损等病。
泽兰叶 石膏(研,各二两) 生地黄(一两半) 当归 川芎 芍药 芜荑 甘草(炙,各一两七钱半) 肉桂(一两二钱半) 浓朴(姜汁炒) 白茯苓 防风 细辛 吴茱萸(汤洗七次) 卷柏柏子仁(微炒) 桔梗(各一两) 黄 人参 白术 丹参 五味子 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
川乌头(炮,去皮脐) 干姜(炮) 本(去苗) 白芷(各七钱半) 白薇 阿胶(碎炒燥,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热酒调下,若急疾不拘时,日三服。
抱胆丸 治产后过惊发狂,或遇经行发狂。
水银(二两) 黑铅(一两五钱) 朱砂(一两,细研) 乳香(一两,细研)
上将黑铅入铫内,火熔开,下水银搅结成砂子,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汤下,得睡勿惊觉,觉来即安。(人之神以心为宅,水银之液以朱砂为宅,朱之色通乎心,水银之液通乎神,神以妙应无方,银以圆通不滞,二者皆万劫不衰,故以类从焉。然心火之下,阴精承之则安,水银之流,真铅制之则定,所以者,皆以真水制真火也。本方以乳香通心气,朱砂养心血,铅汞交心肾于顷刻,而引神归舍也,神归则睡安矣)妙香散亦善。
辰砂远志丸 治产后中风惊狂,起卧不安,或痰涎上涌。
石菖蒲 远志(去心) 人参 茯苓(去木) 辰砂(各三钱) 川芎 山药 铁粉 细辛 麦门冬(去心) 天麻 半夏(汤泡) 南星 白附子(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临卧姜汤下。
加味八珍汤 产后癫狂,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用此,或茯苓散、归脾汤。(下二方,见后惊悸门)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远志 茯神(各二钱)
上锉,加姜枣水煎服。
乍见鬼神(与前癫狂谵语门参看)
大全云∶心主身之血脉,因产伤以耗血脉,致心气虚,其败血停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卧起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错,医人不识,呼为风邪,如此为治,必不得愈,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脑一捻,得睡即安。(妙在加龙脑一捻)
薛氏曰∶前证若败血停滞,用调经散;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炮姜;若心血虚损,用柏子仁散。大抵此证皆心脾血少所致,但调补胃气,则痰清而神自安矣(前论止言瘀血而不言痰,此言痰而又不治痰,但调胃气,设果有痰,亦须观人勇怯为之)。若果系鬼祟所附,即灸鬼穴可愈,其或不起,多因豁痰降火,攻伐之过也。
一产妇患前证,或用调经散,愈而复作,仍服前药,益甚,痰涎上涌,朝寒暮热。余朝用八珍散,夕用加味归脾汤,各五十余剂而愈。
云岐治产后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四物汤加柴胡(脉虚者岂可加柴胡,但从症则可),如不愈,加甘草柴胡生地黄等分煎服亦可。
调经散
方见前妄言谵语。
琥珀散 治产后瘀血攻心,迷闷,妄言见鬼。
人参 茯神 生地黄 阿胶(各七钱半) 朱砂(五钱,另研) 甘草 琥珀 铁粉(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金银煎汤调下。
茯神散 治产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
茯神(去木,一两) 人参 黄 赤芍 牛膝 琥珀(研) 龙齿(研,各七钱半) 生地黄(一两半)
桂心(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一方 治产后血晕,心迷狂乱,恍惚如见鬼。(凡逐瘀之药必香热,此方不芳香,不燥热,为清凉降火逐瘀圣药,盖与时宜者也,气虚者忌用)
生益母草(三合,根亦可) 生地黄汁(二合) 童便(一合) 鸡子清(三枚)
上同煎三四沸,后入鸡子清搅匀,作一服。

- 癫狂《济阴纲目》
- 癫狂《古今医鉴》
- 癫狂《万病回春》
- 癫狂《寿世保元》
- 癫狂《古今医案按》
- 癫狂《杂病广要》
- 癫狂《医经原旨》
- 癫狂《医学入门》
- 癫狂《灵素节注类编》
- 癫狂《医学传灯》
- 癫狂《证治汇补》
- 癫狂《产鉴》
- 癫狂《丹溪心法》
- 癫狂《中医词典》
- 癫狂《吴鞠通医案》
- 癫狂《傅青主男科》
- 癫狂《回春录》
- 癫狂《灵枢悬解》
- 癫狂《丹溪手镜》
- 癫狂《医法圆通》
- 癫狂《内经评文》
- 癫狂《中医名词词典》
- 癫狂《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癫疾(余论见风痫)《针灸资生经》
- 癫狂《脉因证治》
- 癫疾《灵素节注类编》
- 癫狂《针灸素难要旨》
- 癫疾《普济方·针灸》
- 癫狂《保幼新编》
- 癫疾《类经》
- 癫狂《针灸学》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