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Foix氏综合征
又称,海绵窦综合征;垂体蝶骨综合征;海绵窦血栓形成综合征。
【病因和机理】
由海绵窦外侧壁肿瘤、垂体瘤、蝶骨肿瘤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内动脉瘤等致Ⅲ、Ⅳ、Ⅵ、Ⅴ(1、2支)颅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
症状因病变性质而异:
(一)肿瘤 引起海绵窦外侧壁受压,逐渐出现Ⅲ、Ⅳ、Ⅵ、Ⅴ(第1支)颅神经麻痹,即睑下垂,眼睑和结膜水肿,眼球突出以及眼外肌麻痹,在三叉神经麻痹时,面部相应支配区有剧痛。有时有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
(二)海绵窦血栓形成 多由口、鼻、额窦之局部感染引起海绵窦之血栓性静脉炎。急性发热起病,眼窝和咽部有感染时,则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但亦有发热和菌血症的全身症状,亦有原因不明者。眼静脉受累后不引起眼底视盘水肿和出血。
(三)海绵窦内动脉瘤 动脉瘤突然扩大时,先有同侧头痛和面痛,继有三叉神经第1、2支感觉障碍、复视、睑下垂,瞳孔扩大、缩小或固定等异常。
【鉴别诊断】
(一)垂体瘤(hypophysoma) 出现本综合征时往往意谓瘤体已很大,突破蝶鞍向鞍上发展。肿瘤早期可仅表现为头痛和内分泌紊乱症状,如停经、泌乳和肢端肥大症等。相当多数病例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头痛,多数病例可致视交叉受压而出现视力障碍。此症颅压增高症状多较轻。
(二)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颈内动脉C4段与海绵窦之间有异常交通。病因以头部外伤最多见,亦有特发性者。以眼球突出、眼球搏动与颅内杂音为其三大症状,此外还有球结合膜充血与水肿,眼外肌麻痹及视力障碍。
(三)海绵窦炎症性血栓形成(caverneus sinus throm-bophlebitis) 在广泛应用抗生素之前是常见的原因,目前已极为少见。往往继发于面部、眶部感染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常合并败血症。
(四)本综合征尚需与某些类海绵窦综合征鉴别。
- Foix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oix–Alajouanin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oster–Kennedy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ITC标记抗体的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Fovill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isheer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上行:P=0.05,P=0.01)《预防医学》
- FcεR(FcεRⅠ、FcεRⅡ)《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作用《医院药学》
- FcγR(CD64、CD32、CD16)《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G《伤寒悬解》
- FcαR《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G《金匮悬解》
- FCM在生物医学工程学方面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G《四圣心源》
- FCM应用的技术途径《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G《四圣心源》
- FCM对外周白细胞的免疫荧光分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G《四圣悬枢》
- FCM的典型应用简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G《生理学》
- Fallot四联症《病理学》
- G《医学统计学》
- F1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G《医学遗传学基础》
- F1动物系组选择和组合形式与命名《实验动物科学》
- G《传染病》
- F1动物的标志方法及要求《实验动物科学》
- Garci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F/P比值的测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GCP与医院制剂《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