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机理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1.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摄食是胃肠功能的基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借饥饿、食欲及饱食感来调节和保证食物的摄取。食物在口腔内嚼碎并和唾液搅和,通过食管入胃,在胃骨与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胃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中,在胰酶、胆汁和多种激素的充分作用下,进行消化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浓缩成粪便经直肠肛门排出。

2.摄食中枢:食物是高级活动现象之一。饮食后饥饿感即消失。但对美味佳肴仍能引起食欲。已知下丘脑和摄食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当毁损下丘脑的腹侧区,会引起动物过分摄食导致肥胖,毁损其外侧区则引起拒食和拒饮,面对食物无动于衷直至饥饿而死。反之,对下丘脑腹侧区和外侧区分别予以刺激则出现与毁损相反的结果。

3.摄食的神经生化机制:研究发现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对摄食功能的影响,将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到鼠的下丘脑的外侧区,5~10分钟后开始进食,持续20~40分钟,也可使饱食的猴子进一步饮食。外周注射5-羟色胺可减少鼠的摄食量,而将5-羟色胺直接注射到脑室或下丘脑房室核,可抑制鼠摄食,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乙酰胆碱可通过边缘系统的一些结构促进动物进食。血糖高时,对摄食亦有抑制作用。

4.胃肠道对食欲的调节作用:胃的充盈与否入收缩程度对食欲是重要的信息反馈,胃空虚时收缩增强,人就有饥饿感,食欲增加;胃内食物充盈时,收缩减弱,人就有饱感,食欲减退

5.心理因素对食欲的影响:胃肠道受植物神经支配,心理与生理之间通过植物神经、激素及神经介质等中介物质沟通和调节,精神愉快时,食欲增加,悲伤抑郁时食欲减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6.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9.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0.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2.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3.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4.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5.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6.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学》
  17.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8.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学》
  19.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0. 病因赋《医学传心录》
  2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2. 病因分型《预防医学》
  23.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4. 病因分型《预防医学》
  25.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6. 病因分类见表9-1《儿科学》
  27.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8. 病因的概念《预防医学》
  29.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0. 病因的概念《流行病学》
  3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