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1.双重人格:是指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人格在同一个人身上先后交替出现。当一种人格占优势时,另一种人格特点就完全被排除在他的意识之外。当同一个人先后现出两种以上的人格特点时则称为多种人格。均见于癔症病人。

2.人格转换:病人否认自己是原来的自身,而自称是另外一个人或动物,但不一定有相应行为和语言的转变。多见于癔症或精神分裂症

3.人格解体:病人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现实体验,觉得自己正在发生改变,已不是原来的自己。病人觉得自己是空虚的,不属于自己的,是不真实的或自己已不复存在。或觉得自己是受异已的力量操纵的或成为自动的机体。人格解体多和虚无妄想有联系。可见于神经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4.现实解体:病人觉得周围环境的一切都变得暗淡、模糊不清,视物好象隔了一层纱帐或隔了一堵墙,变得陌生了,疏远了,一切失去了生机,有不真实的感觉。亲人之间的感情亦变得冷漠了,缺乏感情上的联系和关心,家庭环境和工作场所好象都已变样,病人有身外梦境的体验。常见于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等。

5.被泄露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已被泄露于世以致弄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见于精神分裂症。

6.被支配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行动正在受到别人或外力的支配和控制,而自己不能主宰。见于精神分裂症。

7.自知力缺乏:自知力也称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身主观状态或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也应是能否正确分析判断并指出既往与现在的自身状态和内心体验有何异同、自身有无精神疾病的能力。

判断病人自知力是否完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已患了疾病。②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体验或觉察到自己所患疾病系属于精神疾病。③自知力完整的评价能够辨认自己的表现或体验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或反常的。④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分析说明病态表现或体验属于病态的原因,如自己的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或根本不存在客观现实等。⑤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认识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背景和过程等。⑥自知力完整的病人,不但承认自己有病还能主动求医,迫切要求治疗,并给予积极配合。

自知力缺失是指病人对面自己的精神病理状态不能作出正确的估计或评价。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点在发病前后的变化不能正确认识,认识不到自己病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与常人之间的差异。即认识不到病前的“我”和病中的“我”的区别。甚至否认有病而拒绝接受治疗。神经症病人一般自知力都完整。重性精神病人,如精神分裂症等,在疾病的早期或恢复过程中,常能体验到自己一部分精神病理现象是异常的,或对其一些症状表现半信半疑说明有部分自知力。自知力完全缺失多发生在疾病的进展期间或严重阶段。通过治疗或病情的缓解而自知力可逐渐恢复。当疾病治愈或完全缓解时,则自知力完全恢复,自知力恢复不完全标志着精神疾病没有彻底治愈或缓解不完全。所以自知力恢复完全与否是判断疾病是否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1.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6. 临床表现《传染病》
  7.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临床表现《传染病》
  9.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0. 临床表现《传染病》
  11.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2. 临床表现《传染病》
  13.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4. 临床表现《传染病》
  15.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6. 临床表现《传染病》
  17.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8. 临床表现《传染病》
  19.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0. 临床表现《传染病》
  21.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2. 临床表现《传染病》
  23.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4. 临床表现《传染病》
  25.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6. 临床表现《传染病》
  27.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8. 临床表现《传染病》
  29.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0. 临床表现《传染病》
  31.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