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机理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巴甫洛夫派认为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扩散,是一种保护性抑制过程。由于大脑皮质抑制过程扩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出现不同意识障碍。当抑制赛程扩散到整个大脑两半球皮质脑干时,则出现昏睡昏迷。朦胧状态主要是由于第二信号系统位于时相状态,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下,使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被释放出来,并受到皮质下部情感活动的支配,因此症状应是杂乱无章的性质。梦行状态是白天最强烈的一些刺激在大脑皮质抑制较浅的背景上仍处于活动状态。谵妄状态是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不深,且抑制过程扩散到运动区最少,但第二信号系统被抑制,使第一信号系统及皮质下的活动相对占优势所致。精神错乱状态则可能是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极度降低,致使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减弱及衰竭,两个信号系统相互作用严重失调,同时无条件反射也发生了严重障碍的结果。由于大脑皮质下兴奋占优势,这种兴奋对大脑皮质产生负诱现象,也可能由于大脑皮质存在病理性惰性兴奋灶所致。

潘菲尔德指出,意识与网状结构及大脑皮质关系十分密切,觉醒状态主要与网状结构有关,意识内容与大脑皮质有关。他认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即各种感觉的传入通路,在脑干有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后经非特异性或弥散性投射系统,由丘脑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这些神经传入冲动维持着大脑皮质的清醒状态(又称上行激活系统)。另一部分为上行抑制系统,该系统对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在上行激活系统及上行抑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适宜的兴奋状态。人们只有在大脑皮质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下,才能正确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和自身各种精神活动。如果将脑干切除或脑干受损使网状结构受到损害就会出现意识丧失,大块大脑皮质切除后却不一定出现意识丧失。总之,大脑皮质依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维持其清醒状态,才能进行各种精神活动,而意识内容则是大脑皮质的整体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产生意识障碍的病因多种多样,常由全身各种疾病所致,要想完全描述清楚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几种:

1.全身各种躯体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等。

2.感染中毒性疾病:如败血病、伤寒、中毒性痢疾及各种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3.脑器质性疾病:如颅脑外伤、颅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癫痫发作等。

4.急性发作的各种功能性疾病:如急性心因性反应、癔症、急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障碍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书籍目录
  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6.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9.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0.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2.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3.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4.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5. 病因及病理《普通外科学》
  16.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病因及病理《普通外科学》
  18.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9. 病因及病理生理《儿科学》
  20.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1. 病因及分类《普通外科学》
  22.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3. 病因及其推断《流行病学》
  24.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病因控制《预防医学》
  26.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7. 病因探索《预防医学》
  28.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9. 病因推导《流行病学》
  30. 病因和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1. 病因推导《预防医学》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