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管系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血管系由起于心室的动脉系和回流于心房的静脉系以及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网状的毛细血管所组成。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环流入心房,循不不已,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大(体)循环和小(肺)循环两种。大循环起始于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泵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即血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为组织细胞所吸收,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进入血液,形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而小循环则起于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时,将大循环回流的血液(含代射产物及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泵入肺动脉,经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与肺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即排出二氧化碳,摄入氧气,使血液变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回流于左心房(图2-47)。

血液循环概观

图2-47 血液循环概观

上述可见,动脉artery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断分支,形成大、中、小动脉。动脉由于承受较大的压力,管壁较厚,管腔断面呈圆形。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内膜的表面,由单层扁平上皮(内皮)构成光滑的腔面,外膜为结缔组织,大动脉的中膜富含弹力纤维,当心脏收缩射血时,大动脉管壁扩张,当心室舒张时,管壁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中、小动脉,特别是小动脉的中膜,平滑肌较发达。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张,以维持和调节血压以及调节其分布区域的血流量。静脉vein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网,行程中逐渐汇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开口于心房。静脉因所承受压力小,故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弹性和收缩性均较弱,管腔在断面上呈扁椭圆形。静脉的数目较动脉多,由于走行的部位不同,头颈、躯干、四肢的静脉有深、浅之分,深静脉与同名的动脉伴行,在肢体的中间段及远侧段,一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与之伴行。浅静脉走行于皮下组织中。静脉间的吻合较丰富。静脉壁的结构也可分为内、中、外膜,在大多数的静脉其内膜反折,形成半月形的静脉瓣,以保障血液的向心回流。毛细血管capillaries是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极细微的血管网,直径仅7-9μm、管壁菲薄,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液在毛细血管网中流速缓慢,有利于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物质交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血管系《人体解剖学》
  2. 血管通透性升高《病理学》
  3. 血管细胞培养的鉴定《动脉粥样硬化》
  4. 血管损伤的诊断《骨科学》
  5. 血管性疾患导致肾脏的损害《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6. 血管损伤的类型《骨科学》
  7. 血管性水肿《急诊医学》
  8. 血管损伤的处理《骨科学》
  9. 血管性水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0. 血管受压《骨科学》
  11. 血灌瞳人《中医词典》
  12. 血管升压素《生理学》
  13. 血灌瞳人《银海精微》
  14.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增多《病理生理学》
  15. 血灌瞳人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16.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病理生理学》
  17. 血灌瞳仁《明目至宝》
  18.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19. 血灌瞳仁歌《眼科心法要诀》
  20.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生理学》
  21. 血灌瞳入歌《医宗金鉴》
  22.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病理学》
  23. 血灌瞳神《中医名词词典》
  24. 血管瘤《眼科学》
  25. 血灌瞳神证《中医词典》
  26. 血管瘤《口腔科学》
  27. 血海《针灸大成》
  28. 血管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9. 血海《中医名词词典》
  30. 血管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31. 血海《中医词典》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