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空肠和回肠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空肠和回肠又叫系膜小肠,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在右髂窝续于盲肠,蟠曲形成许多肠襻,全长约6米,上2/5为空肠,下3/5为回肠。

1. 位置和形态

空肠和回肠位于横结肠下方的由结肠所围成的框圈内。一般认为空肠位于左腰部和脐部,回肠位于脐部和左髂窝部,还有一小部分伸入小骨盆腔内。

空、回肠均由肠系膜系于腹后壁,肠系膜的附着缘叫系膜缘,是血管神经出入肠壁处。该处与肠系膜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间隙,叫做系膜三角。空肠壁厚,肠腔口径较大,血管较丰富,活体色泽较红;回肠壁薄,肠腔口径较细,血管较少,色泽较浅。

2.肠壁的构造特点(图8-42)

小肠壁具有管状器官的四层结构。小肠粘膜和粘膜下组织向肠腔内突出形成许多环形或螺旋形皱襞,叫做环皱襞,空肠者高而密,回肠者则较低且略稀疏。环皱襞上还生有许多绒毛状小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环皱襞和绒毛增大了肠粘膜的表面积,以利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粘膜内有许多淋巴小结,突向粘膜表面,数个淋巴小结集聚形成孤立淋巴滤泡,约米粒大,分布于全小肠。在回肠末端20-30个淋巴小结聚集形成集合淋巴滤泡,叫做Peyer板,既向肠腔粘膜表面突出,又向粘膜下层侵入,多排列在系膜缘的对侧,是肠伤寒的易侵部位。

3. 空、回肠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空、回肠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行于肠系膜内,分支构成1-5级动脉弓,最后以直管动脉自系膜缘处进入小肠壁,与肠管纵轴呈垂直方向。肠系膜内丰富的血管弓保证小肠在处于不同位置时的血液供给,使血液能均匀地进入肠壁。但直管动脉间的吻合甚少。尤其是肠系膜缘的对侧肠壁血运较差,所以在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时除扇形切断肠系膜外,还应切除稍多的系膜相对缘的肠管,即在原扇形的基础上加大20°角左右切除小肠,以保证剩余小肠的系膜相对缘的血液供给。

肠粘膜

图8-42 肠粘膜

空、回肠的静脉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支配空、回肠的神经纤维来自腹腔神经丛。它们在肠系膜上动脉壁的周围形成肠系膜上丛,并随动脉分支分布于肠壁。交感神经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副交感神经在肌间或粘膜下神经丛换神经元,节后纤维促进肠蠕动和腺体分泌。肠的感觉纤维分别伴随交感或副交感纤维将感觉冲动传至脊髓(T10-11节段)和脑干。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空肠和回肠《人体解剖学》
  2. 空、回肠动脉《人体解剖学》
  3. 空肠及回肠《放射诊断学》
  4. 《中医词典》
  5. 空肠弯曲菌肠炎《传染病》
  6. 《中医词典》
  7. 空腹服《中医词典》
  8. 肯綮(qìng庆)《中医词典》
  9. 空腹服《中医词典》
  10. 肯綮(qìng庆)《中医词典》
  11. 空腹服(平旦服)《中医名词词典》
  12. 客主胜而无复病治各有正味《类经》
  13. 空腹胃液pH值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4. 客主人(一名上关)《针灸大成》
  15. 空腹型低血糖症《临床生物化学》
  16. 客主人《中医词典》
  17. 空盒气压计《预防医学》
  18. 客主人《中医词典》
  19.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0. 客主加临《中医词典》
  21. 空壳《冯氏锦囊秘录》
  22. 客主加临《中医词典》
  23. 空壳无浆《医宗金鉴》
  24. 客主《中医词典》
  25. 空壳无浆《痘疹心法要诀》
  26. 客主《中医词典》
  27. 空难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28. 客者除之《中医词典》
  29. 空泡蝶鞍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客者除之《中医词典》
  31. 空气《预防医学》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