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弹性,抗压力约为15kg/mm2,并有同等的抗张力。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骨组织的细胞间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由骨细胞分泌产生,约占骨重的1/3,其中绝大部分(95%)是胶原纤维,其余是无定形基质,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组成的凝胶。无机质主要是钙盐,约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结晶,是一种不溶性的中性盐,呈细针状,沿胶原纤维的长轴排列。将骨进行锻烧,去除其有机质,虽然仍可保持原形和硬度,但脆而易碎。如将骨置于强酸中浸泡,脱除其无机质(脱钙),该骨虽仍具原形,但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弯曲甚至打结,松开后仍可恢复原状。
图2-3骨的构造模式图
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幼儿骨的有机质较多,柔韧性和弹性大,易变形,遇暴力打击时不易完全折断,常发生柳枝样骨折。老年人有机质渐减,胶原纤维老化,无机盐增多,因而骨质变脆,稍受暴力则易发生骨折。

-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人体解剖学》
- 骨的构造《人体解剖学》
- 骨的生理解剖简介《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骨的发生和发育概况《人体解剖学》
- 骨的形状《人体解剖学》
- 骨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的组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骨的表面标志《人体解剖学》
- 骨骶《中医词典》
- 骨刺入肉秘方《华佗神方》
- 骨癫疾《中医词典》
- 骨出《中医词典》
- 骨毒滞疮《中医词典》
- 骨产道异常《妇产科学》
- 骨毒滞疮《外科启玄》
- 骨槽痈《医门补要》
- 骨度《黄帝内经·灵枢》
- 骨槽痈《中医词典》
- 骨度《黄帝内经太素》
- 骨槽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骨度《中医名词词典》
- 骨槽疽《中医词典》
- 骨度《灵枢悬解》
- 骨槽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骨度《中医词典》
- 骨槽风门主方《疡医大全》
- 骨度《类经》
- 骨槽风后论《疡科心得集》
- 骨度《类经图翼》
- 骨槽风不治症《医门补要》
- 骨度《内经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