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腿后群肌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小腿后群肌分浅、深两层,共有七块肌肉,均受胫神经支配(图4-16、17)。

1、浅层 有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

(一)腓肠肌 gastrocnemius 以两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踝,两头合并形成一个肌腹,未端与比目鱼肌肌腱融合,形成强大的跟腱,止于跟结节。该肌收缩时使足跖屈并屈小腿;在站立时,固定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

(二)跖肌plantaris 位于腓肠肌外侧头的深面。起自股骨外上髁,肌腹短小,腱细长,行向内下,止于跟腱的内侧缘。

(三)比目鱼肌soleus为一宽扁的肌,位于腓肠肌深面,起自腓骨头和腓骨上部、胫骨的内侧缘和比目鱼肌线,在胫、腓骨起点之间形成斜行的弓形腱结构,叫做比目鱼肌腱弓,跨越小腿后面神经血管的背侧。该肌除不参加屈小腿外,其作用同腓肠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起端共有三个头,因此两者又合称为小腿三头肌。

2、深层有四块肌肉,上方为腘肌,其下方三块肌肉并列,自内侧向外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母长屈肌。它们均由胫神经支配。

腘窝和小腿后面深层

图4-17 腘窝和小腿后面深层

(一)腘肌popliteus呈三角形,在膝关节和小腿上端的后面,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腘肌的作用为屈膝的内旋小腿。

(二)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位于胫侧,在比目鱼肌起点的下方起自胫骨的后面,跨胫骨后肌远端的后方,在胫骨后肌的外侧,通过内踝的后方,经屈肌支持带的深面,至足底分为4腱,分别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作用为跖屈踝关节,屈第2-5趾和助足内翻

(三)拇长屈肌flexorballucis longus位于腓侧,在比目鱼肌起点的下方起自腓骨后面中部,向下经踝关节后方及屈肌支持带深面,转入足底,止于拇趾末节趾骨底。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和屈拇趾,并协助足内翻。

(四)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erior位于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之间,起自胫、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在小腿下段,斜向内行,行经趾长屈肌的深面,再经屈肌支持带深面,向前止于舟骨粗隆及第1-3楔骨的跖面。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小腿后群肌《人体解剖学》
  2. 小腿后部的血管和神经《人体解剖学》
  3. 小腿前部和足背深层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4. 小腿骨的连接《人体解剖学》
  5. 小腿前面和足背的皮神经《人体解剖学》
  6. 小腿骨《中医词典》
  7. 小网膜《人体解剖学》
  8. 小菟丝子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 小胃丹《冯氏锦囊秘录》
  10. 小投杯汤方论《医学读书记》
  11. 小胃丹《医方考》
  12. 小童上达脾虚发肿《孙文垣医案》
  13. 小胃丹《仁术便览》
  14. 小童热疳《奇效简便良方》
  15. 小温中丸《冯氏锦囊秘录》
  16. 小铜镜鼻汤《备急千金要方》
  17. 小温中丸《冯氏锦囊秘录》
  18. 小调经散方《妇人大全良方》
  19. 小乌沉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 小天心《幼科推拿秘书》
  21. 小乌沉汤《外科理例》
  22. 小天心《中医词典》
  23. 小五石泽兰丸《备急千金要方》
  24. 小天心《手穴手纹诊治》
  25. 小舞蹈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6. 小天蓼《证类本草》
  27. 小犀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 小梯《中医词典》
  29. 小溪《中医词典》
  30. 小蒜(蒜)《食疗本草》
  31. 小虾蟆毒《奇方类编》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