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位于心包后面与下8个胸椎之间,上平胸骨角平面,下方至膈。后纵膈的内容有: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左右迷走神经、交感干及其发出的内脏大、小神经等(图7-25)。

后纵隔的内容

图7-25 后纵隔的内容

1.食管esophagus上端平第6颈椎下缘起于咽,下端平第11胸椎高度与胃贲门相续,可分为颈、胸、腹三段,共中穿经上纵隔和后纵隔的部分为胸段。食管胸段在上纵隔居中线略偏左。在主动脉弓的右后方下行,入后纵隔偏向右侧,并沿胸主动脉的右侧继续下行,约至第7胸椎高度,食管斜跨胸主动脉的前面至其左前言,平第10胸椎高度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部。食管胸段在平第4胸椎下缘处,行经主动脉弓和左支气管的后方时,因受这些器官压迫而形成第2个生理性狭窄,约距中切牙25厘米。此外,食管在起始处和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处也分别出现第1和第3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狭窄约距中切牙15厘米,第3个狭窄约距中切牙40厘米。这些狭窄处常是异物滞留和癌的好发部位。

食管胸段的毗邻,前方由上向下是气管、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心包和膈。后方为胸椎体,食管与脊柱间构成食管后间隙。间隙内有奇静脉、右侧肋间动脉和静脉、半奇静脉及胸导管。左侧邻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导管上段和纵隔胸膜。右侧邻纵隔胸膜和奇静脉弓。食管下段被迷走神经的分支所包绕。供应食管胸段的血液在上纵隔来自支气管动脉的分支,后纵隔段主要来自胸主动脉的分支,亦有来自第5-7肋间动脉及隔上动脉的分支。各动脉间虽有吻合,但不丰富。食管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其大部汇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食管下段的静脉可与胃左静脉的食管支吻合,从而与门静脉系沟通,是门上腔静脉系间的重要侧副循环。故当门静脉高压时,部分门静脉血可通过食管下段的静脉网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2.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于第4胸椎下缘左侧续于动脉弓,沿脊柱左前方下行,经左肺根后方贴近食管左侧,在平第8-9胸椎处经食管后方并与之交叉,在第12胸椎体前面穿膈肌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胸主动脉的左侧有纵隔胸膜遮盖,左后方有半奇静脉,右侧上份有食管、胸导管和奇静脉。

3.胸导管thoracic duct起自乳縻池,在主动脉的右后方沿脊柱前方上行,穿膈主动脉裂孔入后纵隔。在后纵隔内,胸导管初位于脊柱的右前方,奇静脉与主动脉之间,食管的后方。此段胸导管常为右侧纵隔胸膜所覆盖。上行到第4-5胸椎平面时,逐渐从胸主动脉和食管的后方越过中线至脊柱的左前方,最后出胸廓上口,进入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在上纵隔处位于食管的左侧,左锁骨下动脉的后方并与左侧纵隔胸膜相贴(图7-26)。

4.奇静脉azygos vein起自右腰升静脉,在右侧上升至第7-8胸椎高度,接受左侧的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横干。奇静脉达第4胸椎高度,形成奇静脉弓archof azygos vein转向前行,跨越右肺根上缘,注入上腔静脉。奇静脉沿途收纳食管、纵隔、心包和支气管来的静脉,还接受右侧的除第1肋间静脉以外的肋间静脉的汇入。半奇静脉hemiazygosvein起自左腰升静脉,穿膈主动脉裂孔,上行于脊柱左前方,至第8胸椎平面转向右行注入奇静脉。副半奇静脉accessoryhemiazygos vein汇集左侧第4-7肋间静脉(上位其余肋间静脉由最上肋间静脉收集),有时收纳左主支气管静脉。副半奇静脉在脊柱左侧下行,于第7胸椎平面注入奇静脉。

5.交感干sympathetic trunk胸部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奇静脉和半静脉的外侧,其上段位于肋小头及肋间静脉的前面,下段则渐内移,位于胸椎体的两侧。胸交感干与脊神经间以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相连系。白交通支中大部分由胸髓交感神经元发出的节前纤维构成,至胸交感节与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节后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主要经灰交通支回到胸神经,随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灰交通支一般位于白交通支的内侧。此外,从第5-9胸交感干神经节发出内脏大神经,从第10、11(12)胸交感节发出内脏小神经。二者均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构成,向下穿膈,参与腹腔丛的构成,并与腹腔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

胸导管和奇静脉

图7-26 胸导管和奇静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后纵隔《人体解剖学》
  2. 后重《中医词典》
  3. 厚白滑苔《中医词典》
  4. 后治法《石室秘录》
  5. 厚槟茶《茶饮保健》
  6. 后阴证治(计六证)《外科证治全书》
  7. 厚黄腻苔《中医词典》
  8. 后阴部《疡医大全》
  9. 厚朴《神农本草经》
  10. 后阴《医学见能》
  11. 厚朴《本草纲目》
  12. 后阴《中医名词词典》
  13. 厚朴《药笼小品》
  14. 后腋下《中医词典》
  15. 厚朴《长沙药解》
  16. 后腋《中医词典》
  17. 厚朴《中药炮制》
  18. 后血《中医词典》
  19. 厚朴(厚朴花)《中药学》
  20. 后叙《金匮悬解》
  21. 厚朴茶《茶饮保健》
  22. 后序《此事难知》
  23. 厚朴大黄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4. 后序《脾胃论》
  25. 厚朴大黄汤《金匮悬解》
  26. 后序《本草择要纲目》
  27. 厚朴大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28. 后序《伤寒总病论》
  29. 厚朴大黄汤方《医宗金鉴》
  30. 后序《专治麻痧初编》
  31. 厚朴姜茶《茶饮保健》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