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层次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切口和翻皮瓣

(一)用木枕将肩垫高,或将头部垂于操作台边缘下方,头尽量后仰,伸展颈部。

(二)自颏下至胸骨柄上缘沿前正中线作一纵切口。

(三)自纵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体下缘向外后方,经下颌角和耳廓下方,延至乳突根部,作一横切口。自纵切口下端向外侧,沿锁骨再做一横切口至肩部。

(四)将皮自中线向两侧翻开,至斜方肌前缘为止。切皮和剥离皮瓣时,均需注意颈部皮肤较薄,切勿过深,以免损伤颈阔肌。

2.分离颈阔肌

清理并观察颈阔肌的纤维方向、厚薄及起止。然后将该肌自起点处翻起,向上轻轻剥离,翻至下颌骨体下缘为止。游离颈阔肌时,勿伤及其深面的皮神经及浅静脉等结构,并注意观察面神经颈支至颈阔肌的分布情况,保留其分支。

3.分离颈部浅静脉

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分离颈外静脉,向上追踪至下颌角,向下追踪观察其穿过深筋膜处。并沿颈外静脉寻找颈浅淋巴结,观察后摘除之。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寻找颈前静脉,观察其走行及汇入。用刀柄探查胸骨上间隙的范围及内容。

4.分离颈丛的皮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寻找呈辐射状排列的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及锁骨上神经等浅出处。再沿各支神经向周围剥离,观察它们的分布范围,在暴露枕小神经时,注意勿损伤深面的副神经。

5.解剖颈筋膜浅层及颈部浅层肌

保留浅静脉和皮神经,去除浅筋膜,观察颈筋膜浅层(套层),包绕胸锁乳突肌,向后外方覆盖颈外侧区的情况,向前覆于舌骨下肌群的前面、至正中线形成颈白线的情况。

分离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止,并体会其作用;分离舌骨下肌群,浅层为并列的肩胛舌骨肌(外侧)和胸骨舌骨肌(内侧);深层为上下排列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6.逐个辨认颈前区和颈外侧区各三角的名称和境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颈部层次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2. 颈部辨病《常见病自测》
  3. 颈部创伤处理特点《普通外科学》
  4.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耳鼻咽喉外科学》
  5. 颈部的包块辨病《常见病自测》
  6. 颈部《医宗金鉴》
  7. 颈部的动脉《人体解剖学》
  8. 颈部《物理诊断学》
  9. 颈部的分区《人体解剖学》
  10. 颈臂《中医词典》
  11. 颈部肌肉《人体解剖学》
  12. 颈、背部筋肉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13. 颈部静脉《人体解剖学》
  14. 《中医词典》
  15. 颈部淋巴结及淋巴管《人体解剖学》
  16. 肼屈嗪《药理学》
  17. 颈部皮肤及包块《物理诊断学》
  18. 井冢《寿世保元》
  19. 颈部浅层肌《人体解剖学》
  20. 井中苔及萍《名医别录》
  21. 颈部浅结构《人体解剖学》
  22. 井中苔及萍《证类本草》
  23. 颈部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24. 井中苔及萍《新修本草》
  25. 颈部神经《人体解剖学》
  26. 井中苔及萍《本草经集注》
  27. 颈部外形及运动《物理诊断学》
  28. 井中苔及萍《千金翼方》
  29. 颈部血管《物理诊断学》
  30. 井灶《中医词典》
  31. 颈部肿块《百病自测》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