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部深层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观察阔筋膜 在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可见隐静脉裂孔(卵圆窝)。该处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覆盖。即筛筋膜,卵圆窝的外侧缘锐利为镰状缘。阔筋膜的外侧部显着增厚,形成髂胫柬,纵行切开髂胫柬上部,可见包于其中的阔筋膜张肌。观察后保留卵圆窝和髂胫柬、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并将股外侧、股中间股内侧皮神经自末端处游离予以保留,去除阔筋膜。

2.分离并观察股前群肌 自髂前上棘向内下、斜越大腿前面至膝内侧的带状肌为缝匠肌;在正中线稍偏外侧的纵行羽状肌为股直肌;提起股直肌,可见其深面的股中间肌,在股前外侧部,形成膝上外侧隆凸的为股外侧肌,其纤维斜行向内下;位于股前内侧部,形成膝上内侧隆起的为股内侧肌,其纤维行向外下方。股四头肌会合成一个强大的腱包绕髌骨并向下延伸为髌韧带,附于胫骨粗隆。用剪刀顺肌纤维方向修去其表面贴附的筋膜,以显露肌纤维的行向。

3.观察股内侧群肌及闭孔神经 浅层诸肌由内向外为股薄肌、长收肌和耻骨肌。在近耻骨处切断长收肌的起始部向外下方翻开,可见其深面有较短小的短收肌和位于长、短收肌深面的大收肌。在短收肌与长收肌之间有闭孔神经前支,短收肌与大收肌之间可见闭孔神经后支。

4.观察股三角的境界与内容 依次检视股三角底边(腹股沟韧带)、内侧边(长收肌内侧缘)和外侧边(缝匠肌内侧缘)。其尖端为内、外侧边的交点,向下续于收肌管。股三角的顶为已去除的阔筋膜,底由内侧向外侧排列着长收肌、耻骨肌和髂腰肌。股三角内容物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除股神经外,其余三结构被一漏斗形筋膜鞘所包绕,即股鞘。

5.解剖股鞘和股管 纵行切开股鞘的前壁,暴露位于外侧部的股动脉和行于中间的股静脉,并观察连于股鞘前、后壁间的两片纤维隔。在股静脉内侧,自卵圆窝向上修去充填于该处的疏松结缔组织,如遇淋巴结也一并会除之,用圆镊或刀柄向上通,则可见一漏斗形小腔隙即为股管。试以小指插入股管向上探查股管的境界,其外侧邻股静脉。股管上口经股环通腹腔,股环的境界留待腹腔解剖时再行查验。

6.解剖股动脉主干及分支 在股三角内清理股动脉主干,股动脉上端除发出三条浅动脉(见浅层结构)外,主要分支为股深动脉。此动脉可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4厘米处寻找,可见其起于股动脉的后外侧壁。然后清理它发出的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穿动脉等分支。前二者主要依据血管行径辩认,穿动脉判定的标志是:贴近股骨内侧穿大收肌入股后部。如个别分支不易判定可留待股后部解剖时确认之。

7.检查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神经在股三角内分为数条皮支与肌支,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有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及终支隐神经。前两者已于浅层结构中观察到,隐神经见收肌管部解剖。

8.检查收肌管 把缝匠肌向外侧牵开。可见有光泽的收肌腱纤维板架于股内侧肌和大收肌之间。在腱纤维板下部有隐神经和膝降动脉从管内穿出。用刀尖划开收肌腱纤维板,用刀柄向前外侧推起股内侧肌,观察收肌管内容物,从前向后依次排列为隐神经和膝降动脉,股动脉、股静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股前部深层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2. 股前部皮神经《人体解剖学》
  3. 股肉《医方考》
  4. 股前部的血管《人体解剖学》
  5. 股疝《普通外科学》
  6. 股前部的神经《人体解剖学》
  7. 股四头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8. 股前部的浅动脉《人体解剖学》
  9. 股痛门(附脊痛)《丹台玉案》
  10. 股前部的肌肉《人体解剖学》
  11. 股阳《中医词典》
  12. 股前部、小腿前部和足背浅层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13. 股阳疽《证治准绳·疡医》
  14. 股静脉注射法《基础护理学》
  15. 股阳疽、环跳疽《医宗金鉴》
  16. 股胫疽《中医词典》
  17. 股阳疽、环跳疽《外科心法要诀》
  18. 股胫疽《中医名词词典》
  19. 股阳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0. 股胫《中医词典》
  21. 股阴《中医词典》
  22. 股后群肌《人体解剖学》
  23. 股阴疽《医宗金鉴》
  24. 股后部的血管和神经《人体解剖学》
  25. 股阴疽《证治准绳·疡医》
  26. 股骨头骨骺滑脱《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股阴疽《外科心法要诀》
  28. 股骨颈骨折《骨科学》
  29. 股阴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股骨颈骨折《自我调养巧治病》
  31. 股肿《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