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七、感觉器官简介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机体通过感受器接受内、外界环境各种刺激,并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到中枢神经,建立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联系。感受器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为三类:①内脏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脏、血管等内环境的刺激(如压力、化学、温度、渗透压等)。②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肉、肌腱、关节等处,接受运动的刺激。③外部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与外界接触的部位,接受外环境的刺激(如温、痛、触、压、光、声、嗅、味等)。

感受器receptor的结构简繁不一,简单者如分布于皮肤、粘膜等处的的游离神经末梢,感受痛刺激。较复杂者由感受神经末梢及一些细胞或组织共同形成感受小体,如真皮内接受触觉的触觉小体,皮下组织内接受压觉的环层小体等。此外,最复杂的是除末梢感受器外,还具有许多辅助装置,共同形成特殊的感受器官。重要的感觉器官有:

视器位于眶内,由眼球及其辅助装置组成。眼球主要感受光波的刺激,经视神经传入脑。

位听器包括听器和位觉器两部分。这两部分机能上虽然不同,而结构上难以分割开。位听器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和中耳是波传导的装置,内耳前部的蜗管接受声波刺激;中、后部为接受位觉刺激的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位听器经前庭蜗神经将冲动传导至脑。

嗅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粘膜内,感受空气中气味的刺激,经嗅神经传至脑。

味器即味蕾,人类的味器主要分布于舌粘膜上的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内,少数分布于软腭、咽和会厌处的粘膜,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传至脑。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感觉器官简介《人体解剖学》
  2. 感觉器官功能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3. 感觉投射系统《生理学》
  4. 感寒停食外治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5. 感觉系统《神经病学》
  6. 感寒劳伤《症因脉治》
  7. 感觉性共济失调《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感寒腹痛《中医词典》
  9. 感觉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0. 感寒《友渔斋医话》
  11.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神经病学》
  12. 感寒《医学摘粹》
  13. 感冒《医学集成》
  14. 感寒《医学摘粹》
  15. 感冒《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6. 感寒《续名医类案》
  17. 感冒《手穴手纹诊治》
  18. 感风寒《儒门事亲》
  19. 感冒《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20. 感病善后法《医述》
  21. 感冒《气功外气疗法》
  22. 赶痛汤《医方考》
  23. 感冒《自我调养巧治病》
  24. 赶经法《济阴纲目》
  25. 感冒《自我调养巧治病》
  26. 杆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感冒《中医词典》
  28. 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29. 感冒《寿世保元》
  30. 扞皮开腠理《中医词典》
  31. 感冒《古今医鉴》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