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图10-12)

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按其位置可分为前、外侧和后三组。

(一)前组:距正中线2厘米处有滑车动、静及滑车神经。距正中线约2.5厘米处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都是眼动脉的分支,前者由额切迹至额部,后者经眶上孔(切迹)到达额部。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都是三叉神经眼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在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出现压痛。

(二)外侧组:包括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及其伴行的耳颞神经;耳后组包括耳后动、静脉及面神经的耳后支、颈丛的耳大神经后支和枕小神经。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

图10-12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

(三)后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部。

枕大神经为第二颈神经的后支,穿过项深部肌群后,大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2厘米处穿斜方肌腱膜,然后和枕动脉伴行,走向颅顶。封闭枕大神经可于枕外隆凸下方一横指处向两侧约2厘米处进行。

颅顶的神经走行在皮下组织中而且分布互相重叠,故局麻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应当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扩大。

颅顶的动脉有广泛的吻合,不但左右两侧互相吻合,而且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也互相联系,所以头皮在发生大块断裂时也不易坏死。由于血管神经从四周向颅顶走行,开颅手术而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皮瓣蒂应是血管和神经干所在部位,以保证皮瓣的营养,而作一般切口则应呈放射状,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颅顶的静脉也位于皮下组织内,广泛吻合形成静脉网,主干与同名动脉伴行,额外侧静脉和额内侧静脉向下回流至内眦静脉,再入面前静脉。内眦静脉可借眼上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交通。

颞浅静脉向下与上颌静脉合成面后静脉,面后静脉也可通过上颌静脉经翼丛而与颅内静脉窦相交通。

耳后静脉与枕静脉都回流到颈外静脉。

颅顶部的淋巴管我注入头颈交界处呈环形排列的淋巴结,如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和下颌下淋巴结等,它们的输出管注入颈浅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人体解剖学》
  2. 颅顶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3. 颅骨的骨化《人体解剖学》
  4. 颅底内面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5. 颅骨的连接《人体解剖学》
  6. 颅底骨折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7. 颅骨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8. 颅鹚瘟《中医词典》
  9. 颅骨及其连接《人体解剖学》
  10. 《中医词典》
  11. 颅后窝《人体解剖学》
  12. 鸬瘟《松峰说疫》
  13. 颅际《中医词典》
  14. 鸬屎《证类本草》
  15. 颅面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6. 鸬屎《新修本草》
  17. 颅面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18. 鸬屎《千金翼方》
  19.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20. 鸬矢《名医别录》
  21. 颅脑CT检查适应征及限度《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2. 鸬鹚瘟《中医词典》
  23. 颅脑超声诊断《物理诊断学》
  24. 鸬 肉《饮食须知》
  25. 颅脑创伤的几种特殊情况《急诊医学》
  26. 《本经逢原》
  27. 颅脑创伤的预后判断《急诊医学》
  28. 《医学入门》
  29. 颅脑畸形《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0. 《本草衍义》
  31. 颅脑损伤《临床营养学》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