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四、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图4-19、20、21、22)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面,胫后动脉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二终支。胫神经也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二终支。

1.足底内侧动脉 medialplantarartery是两终支中较细小的一支。在足底与同名静脉伴行,行于拇展肌与趾屈肌之间,至拇趾的内侧缘,沿途分支供养足底内侧的肌肉、关节与皮肤。

2.足底外侧动脉 lateralplantarartery较粗,与同名静脉伴行。在趾短屈肌与足底方肌之间斜向前外方,至第五趾骨底处出一小支到小趾外侧,主干转向内侧,经拇收肌与骨间肌之间,至第一趾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构成足底弓。由足底弓向前方发出4支跖底总动脉行于跖骨间隙,至跖趾关节附近,每支再分为两支趾底固有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

3.足底内侧神经 medialplantarnerve 与同名动脉伴行,肌支支配拇屈肌、拇短展肌、趾短屈肌及第1、2蚓状肌;皮支支配足底内侧半和拇趾至第4趾的相对缘及第4趾的内侧面的皮肤。

4.足底外侧神经 lateralplantarnerve伴同名动脉走行,肌支支配足底方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及拇收肌;皮支支配足底外侧半和小趾及第4趾外侧面的皮肤。

[足底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切口和翻皮瓣 尸体俯卧位,在踝关节前方垫一木垫,使足底向上,便于解剖。从第一跖骨头作一横切口,剥离足底皮片。足底的皮肤与浅筋膜均较坚厚。特别是在足底跟部浅筋膜形成很厚的脂肪垫,可与皮肤一并翻起。

2.修剥浅筋膜 在足底腱膜的内、外侧缘,可见到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和足底外侧神经皮支。

3.仔细修洁浅筋膜 (保留浅血管和神经),显露深筋膜。深筋膜中部增厚称为足底腱膜(跖腱膜)。在跟结节前方3厘米处切断足底腱膜,刀刃向腱膜面将其剥离,向远侧翻起,可见深面的趾短屈肌。趾短屈肌内侧有足底内侧动、静脉和足底内侧神经,趾短屈肌外侧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和足底外侧神经。

4.在跟结节前方切断趾短屈肌,向远侧翻起,查看深面结构有:①足底方肌;②趾长屈肌腱和4条蚓状肌;③拇长屈肌腱在趾长屈肌腱深面并与其交叉;④足底外侧动脉向前至第5跖骨底附近弯向内侧至第1跖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形成足底动脉弓;⑤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后肌腱,前者从足外侧缘至足底,斜向前内行,止于第一跖骨底和第一楔骨:后者从足内侧缘至足底,止于舟骨粗隆、楔骨和第1-3跖骨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图4-19、20、21、22)《人体解剖学》
  2. 足底《中医词典》
  3. 足底肌群(图4-19、20、21)《人体解剖学》
  4. 足大趾丛毛《中医词典》
  5. 足底僵疔《医门补要》
  6. 足疮《回生集》
  7. 足底长疔《古今医统大全》
  8. 足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9. 足第二趾上《中医词典》
  10. 足叉发《中医词典》
  11. 足疔《中医名词词典》
  12. 足部主病针灸要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13. 足疔怪病门主论《疡医大全》
  14. 足部主病针灸要穴歌《医宗金鉴》
  15. 足钉怪疾《奇方类编》
  16.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外科证治全书》
  17. 足钉异疾《急救广生集》
  18. 足部图(注)《厘正按摩要术》
  19. 足短形《中医词典》
  20. 足部十三穴疗病诀《小儿推拿广意》
  21. 足发背《医宗金鉴》
  22. 足部疲劳性骨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足发背《外科心法要诀》
  24. 足部结核《骨科学》
  25. 足发背门主论《疡医大全》
  26. 足部骨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足趺《中医词典》
  28. 足部二穴《神应经》
  29. 足跗《中医词典》
  30. 足部第九并图《经穴汇解》
  31. 足跗发《证治准绳·疡医》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