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前部解剖步骤与方法
1.切口及翻皮瓣
(1)从胸骨颈静脉切迹,沿胸部正中线至剑突根部。(2)由剑突根部,沿肋弓向外下方至腋中线。(3)自颈静脉切迹,向外沿锁骨上缘至肩峰。(4)从剑突根部,向上外斜行至乳头(男性尸体绕乳晕周围作一圆形切口,女性尸体则沿乳房周围切开皮肤),继向上外至腋前襞,再转至臂内侧纵行向下达臂上1/3与中1/3交界处作一横切口。
自胸部正中向外侧翻剥皮肤至腋中线,保留乳头和乳晕的皮肤,以便解剖时观察它与其它结构的位置关系(图5-4)。
图5-4 皮肤切口
2.分离皮神经及浅血管
近胸骨边缘处有2~7肋间神经前皮支穿出,它们通常与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伴行;在腋前线附近有3~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每支通常又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走向前、后方;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行向外侧,较粗大,叫肋间臂神经,经腋窝底分布于臂上份内侧的皮肤,应注意保留。在腋前线附近寻找胸腹壁静脉和胸外侧动脉的分支。在锁骨附近,注意来自颈丛的锁骨上神经的分支,它们跨锁骨浅面达胸上部。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分离头静脉至穿深筋膜处,并注意保留。剔除浅筋膜。
3.解剖胸部上肢肌及血管、神经
从胸大肌上下缘钝性分离胸大肌,沿锁骨下缘以及距胸骨外侧缘2厘米处切开胸大肌,将该肌向外侧翻起,观察穿胸小肌进入胸大肌的胸内侧神经、锁胸筋膜以及穿锁胸筋膜的胸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在靠近肌肉处,切断血管、神经,分离胸大肌的腱至其止端,逐一检查胸大、小肌、前锯肌的起始、抵止及纤维行向。

- 胸壁前部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 胸壁前部《人体解剖学》
- 胸壁软组织肿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胸壁筋肉挫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胸博《外科大成》
- 胸壁结核《胸外科学》
- 胸博《经穴汇解》
- 胸壁结核《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胸博第二行六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胸壁的血管《人体解剖学》
- 胸博第三行六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胸壁的淋巴回流《人体解剖学》
- 胸博第四行六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胸壁《人体解剖学》
- 胸博证治(计四证)《外科证治全书》
- 胸壁《常见病自测》
- 胸不任物《医林改错》
- 胸痹症治验《一得集》
- 胸部《医宗金鉴》
- 胸痹噎塞方二首《外台秘要》
- 胸部《医门补要》
- 胸痹噎塞《圣济总录》
- 胸部CT诊断《放射诊断学》
- 胸痹心下坚痞急《圣济总录》
- 胸部X线检查《心脏病学》
- 胸痹心下坚痞缓急方四首《外台秘要》
- 胸部摒伤循经取《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胸痹心痛一《金匮悬解》
- 胸部不对称《百病自测》
- 胸痹心痛五《金匮悬解》
- 胸部常用的体表标志《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人体各系统概要
- 第一节 运动系统
- 第二节 消化系统
- 第三节 呼吸系统
- 第四节 泌尿系统(缺)
- 第五节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六节 女性生殖系统
- 第七节 循环系统
- 第八节 神经系统
- 附:内分泌器官简介
- 第三章 骨及骨连接
- 第一节 躯干骨及其连接
- 第二节 上肢骨及其连接
- 第二节 下肢骨及其连接
- 第三节 颅骨及其连接
- 第四章 下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股前部、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浅层结构
- 第三节 股前部的深层结构
- 第四节 臀部
- 第五节 股后部及腘窝
- 第六节 小腿后部
- 第七节 足底
- 第八节 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深层结构
- 第五章 上肢
- 第一节 胸壁前部
- 第二节 腋区
- 第三节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
- 第四节 臂前部、肘前部和前臂前部
- 一、皮肤和浅筋膜
- 二、深筋膜
- 三、臂前群肌
- 四、前臂前群肌
- 五、臂和前臂前面的血管
- 六、臂和前臂前面深层的神经
- 七、肘窝(cubitalfossa)
- 八、前臂间隙(antebracnialspace)
- 臂和前臂前面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五节 手掌部
- 一、皮肤和浅筋膜
- 二、深筋膜
- 三、手肌
- 四、屈指肌腱及腱鞘
- 五、手掌的筋膜间隙
- 六、手掌的神经
- 七、手掌的动脉
- 手掌部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六节 臂后部、前臂后部及手背
- 第七节 上肢总结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颈部层次
- 第三节 颈前区 (颈前三角)
- 一、颏下三角
- 二、下颌下三角
- 三、颈动脉三角
- 1.颈动脉鞘
- 2.颈深淋巴结deep cervical lymph nodes
- 3.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 4.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 artery
- 5.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 6.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及其颅外属支
- 7.迷直神经vagus nerve
- 8.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
- 9.颈袢ansa cervicalis
- 10.颈交感干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
- 四、肌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
- 颈前区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 一、颈外侧区的筋膜及肌肉
- 二、血管和淋巴管
- 三、神经
-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 2.颈丛cervical plexus
- 3.臂丛brachial plexus
- 4.胸膜顶与肺尖cupula of the pleuraand apexoflung
- 颈外侧区及颈根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五节 咽
- 第六节 喉
- 第七节 颈部总结
- 第七章 胸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胸壁
- 第三节 胸膜和胸膜腔
- 第四节 肺
- 第五节 纵隔
- 一、概述
- 二、上纵隔
- 三、前纵隔anterior mediastinum
- 四、中纵隔middle mediastinum
- 五、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 六、胸腔脏器的淋巴管淋巴结
- 纵隔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六节 胸部小结
- 一、胸部的血管
- 二、胸部的淋巴结和淋巴管
- 三、胸部的神经
- 第八章 腹部
- 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
- 一、腹前外侧壁层次
- 二、腹股沟区
- 三、腹前外侧壁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二节 腹膜和腹膜腔
- 一、腹膜的结构和功能概述
-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 三、腹膜形成物
- 1.肝镰状韧带
- 2.肝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
- 3.小网膜
- 4.大网膜
- 5.胃脾韧带
- 6.脾肾和脾膈韧带
- 7.网膜囊和网膜孔
- 8.小肠系膜
- 9.阑尾系膜
- 10.十二指肠悬韧带
- 11.横结肠系膜
- 12.乙状结肠系膜
- 13.腹后壁的隐窝
- 14.盆腔的陷凹
- 15.腹前壁下份的腹膜皱襞和窝
- 四、腹膜腔的分区
- 五、腹腔消化器官和腹膜的形态发生概况
-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三节 腹主动脉的奇数脏支和门静脉
- 第四节 腹腔消化器官和脾
- 第五节 腹部总结
- 第九章 盆部和会阴
- 第一节 盆部
- 一、盆壁、盆筋膜和盆膈
- 二、盆腹膜腔
- 三、盆部的血管、淋巴回流和神经
- 四、盆腔脏器
- 盆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二节 会阴
- 一、肛区
- 二、尿生殖区
- 三、会阴的血管和神经(图9-25)
- 四、会阴部的器官
- 会阴与会阴部器官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十章 头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面部浅层与腮腺区
- 一、面部浅层结构
- 二、腮腺咬肌区
- 面部浅层和腮腺肌区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 第三节 颅顶部
- 第四节 面侧部深区
- 一、咀嚼肌
- 二、面部深层的血管
- 三、三叉神经
- 四、舌咽神经(图10-20、21)
- 第五节 颌面部的间隙
- 第六节 视器
- 第七节 前庭蜗器
- 第十一章 脊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