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4.肌的辅助装置

《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一)筋膜

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

小腿筋膜及肌间隔(右)

图2-8 小腿筋膜及肌间隔(右)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深筋膜除包被于肌肉的表面外,当肌肉分层时,固有筋膜也分层。在四肢,由于运动较剧烈,固有筋膜特别发达、厚而坚韧,并向内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将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开,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也衬以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经干在肌肉间穿行时,深筋膜也包绕它们,形成血管鞘。筋膜的发育与肌肉的发达程度相伴行,肌肉越发达,筋膜的发育也愈好,如大腿部股四头肌表面的阔筋膜,厚而坚韧。筋膜除对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肌肉起约束作用,保证肌群或单块肌的独立活动。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韧带并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约束深面通过的肌腱。在筋膜分层的部位,筋膜之间的间隙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叫做筋膜间隙,正常情况下这种疏松的联系保证肌肉的运动,炎症时,筋膜间隙往往成为脓液的蓄积处,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扩散,一方面浓液可顺筋膜间隙的通向蔓延。

(二)腱鞘和滑液囊

一些运动剧烈的部位如手和足部,长肌腱通过骨面时,其表面的深筋膜增厚,并伸向深部与骨膜连接,形成筒状的纤维鞘,其内含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状套管,套管的内层紧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层则与纤维鞘相贴。两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因此肌腱既被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又可滑动并减少与骨面的摩擦。在发生中滑膜鞘的两层在骨面与肌腱间互相移行,叫做腱系膜,发育过程中腱系膜大部分消失,仅在一定部位上保留,以引导营养肌腱的血管通过。

(三)滑液囊

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之间,生有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做滑液囊synovialbursa,其功能是减缓肌腱与骨面的摩擦。滑液囊有的是独立封闭的,有的与邻近的关节腔相通,可视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人体解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人体解剖学》书籍目录
  1. 肌的辅助装置《人体解剖学》
  2. 肌腠《中医词典》
  3. 肌的构造和形态《人体解剖学》
  4. 肌腠《中医名词词典》
  5. 肌的配布规律和运动时的相互关系《人体解剖学》
  6. 肌层《组织学与胚胎学》
  7. 肌肤《中医词典》
  8. 肌病瘫痪《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9. 肌肤不仁《中医词典》
  10. 肌痹《中医词典》
  11. 肌肤出血《杂病广要》
  12. 肌痹《圣济总录》
  13. 肌肤甲错《中医名词词典》
  14. 《医述》
  15. 肌肤甲错《中医词典》
  16. 《中医名词词典》
  17. 肌肤羸瘦《幼幼新书》
  18. 乩方论《医学源流论》
  19. 肌肤治法《石室秘录》
  20. 机要黄芩芍药汤《医经国小》
  21. 肌管系统《生理学》
  22. 机械性肠梗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肌寒热《灵素节注类编》
  24. 机械通气治疗和呼吸机的调节《急诊医学》
  25. 肌极《中医词典》
  26. 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急诊医学》
  27. 肌腱《骨科学》
  28. 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急诊医学》
  29. 肌腱炎和腱鞘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机械通气的模式《急诊医学》
  31. 肌绝《中医词典》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