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辨证施治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书籍目录

大肠癌在初期阶段多呈湿热蕴结,继则出现气滞血瘀,故早期正气尚存时应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解毒为主。病至后期,可出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的表现,因此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温补脾肾,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基本法则。

1.湿热蕴结

主证:腹部阵痛,便中夹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纳呆、胸闷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选方:槐花地榆汤(《经验方》)或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槐花10g、地榆10g、枳壳10g、黄芩10g、黄柏10g、白头翁20g、败酱草30g、马齿苋30g、生薏仁30g、苦参15g。

加减:热重则大便灼热甚,夹血量多时宜加蒲公英银花藤、旱莲草血余炭;大便不畅,腹痛明显宜加葛根赤芍丹参

2.气滞血瘀

主证:腹胀刺痛,泻下脓血紫暗量多,里急后重,腹块坚硬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细。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选方:膈下逐瘀汤(《医行改错》)或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乌药10g、丹皮10g、银花藤30g、延胡索10g、半枝莲30g、败酱草30g。

加减:腹胀剧烈,刺痛明显加厚朴木香、生大黄;大便脓血量多,里急后重明显加蒲公英葛根黄芩黄连

3.脾肾阳虚

主证: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少气无力,腹痛绵绵,喜按喜温,五更泄泻,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选方:四神丸(《证治准绳》)合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补骨脂20g、肉豆蔻8g、五味子10g、诃子10g、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扁豆30g、淮山药30g、益智仁10g、巴戟天10g。

加减:阳虚甚者肢冷,溏泻明显则加肉桂附子干姜;腹胀、腹痛不舒加木香大腹皮苍术、枳壳;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柴胡升麻陈皮

4.肝肾阴虚

主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口喝咽干、大便秘结,遗精带下,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肾养肝。

选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0g、熟地10g、茯苓10g、泽泻10g、山萸肉10g、杞子10g、女贞子15g、丹皮10g。

加减:便血时隐时现加旱莲草、大小蓟茅根;骨蒸潮热、烦燥难眠加白芍麦冬五味子。

5.气血两虚

主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唇甲不华,脱肛下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选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0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升麻10g、丹参30g、黄芪30g、炙草5g。

加减:纳呆便溏加木香、砂仁陈皮、谷麦芽;肢冷畏寒、大便溏泻加附子肉桂干姜;双下肢浮肿泽泻、前仁、茅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书籍目录
  1.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5.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7.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9.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1.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3.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5.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7.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9.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1.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3.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5.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7. 辨证施治《中医名词词典》
  2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9. 辨证施治《减肥新法与技巧》
  3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1. 辨证施治《周慎斋遗书》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