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书籍目录

胃脘痛发病的基本病理是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凝滞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本病老年患者虚证多于实证,常见虚实挟杂,单纯实证者少见。治疗多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方法。老年溃疡病属脾胃虚弱及虚寒者最多,而气阴两虚者亦不少,治宜气阴兼顾。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胃阴不足症侯,多属胃酸不足,可兼用养阴益胃,酸甘化阴法。久病多瘀,且老年多有气虚,所以益气活血又是常用之法。总之治宜以扶持脾胃,保护胃气为要。理气攻破药要用之有节,以免损伤正气。

1.肝郁气滞

主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每因烦恼郁怒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选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10g、枳壳9g、白芍15g、甘草6g、香附12g、川芎6g。

加减:口干口苦,或苔薄黄,加川连、吴茱萸蒲公英;疼痛明显加延胡索川楝子佛手;大便干结加大黄

2.脾胃虚弱

主证:胃脘隐痛,或食后胀满,稍有嗳气,乏力,面色?白,胃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和胃。

选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15g、炙甘草9g、茯苓12g、白术12g、黄芪30g、木香9g(后下)。

加减:嗳气、腹胀砂仁、法夏、陈皮

3.脾胃虚寒

主证:胃脘隐隐作痛或冷痛,喜嗳喜按,得食则减,时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阳益气健脾。

选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9g、饴糖20g(另溶)、大枣6枚、生姜3片。

加减:口泛清水加陈皮、法夏、茯苓;胃寒明显加吴茱萸白豆蔻

4.气滞血瘀

主证: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或见黑便,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选方: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五灵脂12g、蒲黄9g、(包煎)、丹参12g、延胡索12g、枳壳10g、砂仁9g(后下)。

加减:神疲乏力加黄芪、党参白术;黑便加服醇提大黄片,每次3g,1日3次。

5.胃阴不足

主证:胃脘隐隐灼热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或细数。

选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合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

药物:北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0g、川楝子12g、生麦芽15g、甘草6g、花粉12g。

加减:疼痛明显加白芍;气虚加太子参黄精

6.食滞伤胃

主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酸痛减,大便不畅,舌苔厚或白或黄,脉滑。

治法:健脾益胃,消食导滞。

选方: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山楂12g、神曲30g、莱菔子12g、法夏12g、陈皮8g、茯苓15g、白术12g、木香10g、(后下)。

加减:脘腹胀满加枳实槟榔;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苔黄加黄芩蒲公英;大便干结加大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书籍目录
  1.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5.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7.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9.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1.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3.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5.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7. 辨证施治《中医名词词典》
  1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9. 辨证施治《减肥新法与技巧》
  2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1. 辨证施治《周慎斋遗书》
  22.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3. 辨证选穴法《中医词典》
  24.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5.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中医妇科学》
  26.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7. 辨证用药歌《尤氏喉症指南》
  28.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9. 辨证用药例略《医经国小》
  30. 辨证施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1.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内外伤辨》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