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血清酶的分类

《临床生物化学》书籍目录

虽然绝大多数血清酶含量极低,在血液中没有任何功能,但也确有一小部分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并行使一定功能。其典型例子就是一些与凝血过程有关的酶,如凝血酶原、Ⅹ因子、Ⅻ因子等,还有与纤溶有关的酶如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活化因子等。它们一般以失活或酶原状态分泌入血,在一定情况下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病理或生理变化。它们在血中浓度往往很高,甚至超过大多数器官细胞内浓度,因此在血中的变化常不是升高而是下降。它们大都在肝脏合成,并以恒定速度释放入血,肝实质病变时,血中浓度明显下降,常作为肝功能试验的一部分。这类对临床有价值的酶还有胆碱酯酶(CHE)、铜氧化酶、脂蛋白脂酶等,在血中含量都以mg%计,人们将此类酶命名为血浆特异酶。

表7-1 临床常用的酶

*EC编号推荐名简写
1.1.1.27乳酸脱氢酶LD、LDH
1.1.1.37苹果酸脱氢酶MD、MDH
1.1.1.41柠檬酸脱氢酶ICD、ICDH
1.4.1.3谷氨酸脱氢酶GDH、GLDH
2.3.2.2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GGTP)
2.6.1.1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2.7.3.2肌酸激酶CK(CPK)
3.1.1.3脂肪酶LPS
3.1.1.8胆碱酯酶CHE
3.1.3.1碱性磷酸酶ALP(AKP)
3.1.3.2酸性磷酸酶ACP
3.2.1.1α-淀粉酶AMY(AMS)
3.4.11.2氨基酸芳香酰胺酶LAP
4.1.2.13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LD
2.1.3.3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
3.1.3.55′-核苷酸酶5′-NA(5′-NT)

*EC:国际酶学委员会

其它酶可归为非血浆特异酶,它们在血中浓度很低,常以微克计算,并且无何功能。可进一步分为分泌酶和代谢酶,一些外分泌器官分泌的酶可有小部分入血,如α-淀粉酶(AMY)、脂肪酶(LPS)、胃蛋白酶原等等,它们在血中一般也以失活状态存在,疾病时可以升高,但是如分泌细胞破坏,血中浓度也可下降,往往将ALP、酸性磷酸酶(ACP)也归到此类,认为ALP由骨细胞分泌,ACP由前列腺分泌。

其余绝大多数酶都参与细胞内代谢,随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极少数进入血液,细胞内外浓度差异悬殊,病理情况下极易升高,一般很少考虑其浓度下降的临床意义。

有些书还讲一步将代谢酶分为一般酶和组织专一酶,看来无此必要,从临床观点看,单测总酶变化就要得出病变存在组织或器官的结论,显然是很困难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生物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生物化学》书籍目录
  1. 血清酶的分类《临床生物化学》
  2. 血清酶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生物化学》
  3. 血清酶的改变《病理生理学》
  4. 血清氯《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5. 血清酶的生理变异《临床生物化学》
  6. 血清磷脂(PL或PHL)《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7. 血清酶类检查《临床生物化学》
  8. 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9. 血清酶学检验《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0.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P)或肌酸激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1. 血清镁《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2.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3. 血清钠《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4. 血清酪氨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5. 血清棋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6. 血清晶体渗透压《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7. 血清前白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8.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或ALP)《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9. 血清球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0. 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动脉粥样硬化》
  21.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或LD)《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2. 血清碱性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23. 血清山梨醇脱氢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4. 血清肌红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5.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6. 血清或肾脏洗脱液的检查《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7. 血清素、五-羟色胺《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8. 血清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9. 血清酸性磷酸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0. 血清谷-草转氨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1. 血清铁(T@@1RON)《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临床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