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物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
事实上,药物从进入人体内起,即同时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综合影响下,随着时间而动态变化着的(图9-1)。
显然,孤立地研究上述体内过程中的某环节的变化,笼统地描述某一过程的快慢、强弱,均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及其规律。同样,当取样测定某一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其结果除代表取样瞬间该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外,既不能了解在此之前,亦不能预测在此之后的变化情况,实无多大价值。药代动力学则是以必要的数学模型、参数和公式,定量表达某种体液中药物或代谢物在前述体内过程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时间的量变规律。此外,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还可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如图9-1所示,由于血液中的药物在药物体内过程中起着中心枢纽作用,可将其视作药物体内过程的一面镜子,因此,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是最常采用的。在药代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就能够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客观地推测药物的体内过程,判断剂量是否得当,并制定出调整方案。因此,可以说药代动力学是TDM工作的必备重要基础理论。
图9-1 药物体内过程及其与血浆中药物的关系示意图

- 药物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临床生物化学》
- 药物体内过程《药理学》
- 药物外治《中医儿科学》
- 药物生产与流通《中国医学通史》
- 药物吸收《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如何通过胎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相互作用《药理学》
- 药物清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消除动力学《药理学》
- 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临床生物化学》
- 药物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 药物命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信息的来源《医院药学》
- 药物滥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信息室必备图书标准《医院药学》
- 药物抗早孕《妇产科学》
- 药物信息业务的组织人员和设备《医院药学》
- 药物经济学《医院药学》
- 药物信息在医院中的应用《医院药学》
- 药物结晶《临床基础检验学》
- 药物信息中心和区域协作《医院药学》
- 药物剂型分类《医院药学》
- 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
- 药物剂型《药理学》
- 药物性经漏化瘀灵《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理学》
- 药物性皮炎《皮肤性病学》
-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眼科学》
-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 药物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焦虑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临床生物化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蛋白质与临床诊断
-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
- 第二节 细胞骨架蛋白——组织特异性蛋白的鉴定及其意义
- 第三节 细胞调节因子
-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
- 第四章 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 第五章 体液平衡紊乱
- 第一节 体液平衡及调节
- 第二节 血气分析
- 第三节 体液平衡紊乱
-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检验结果分析
- 第六节 体液钾钠氯测定及方法学评价
- 第六章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 第一节 钙、磷代谢及其异常
- 第二节 镁代谢及其异常
- 第三节 微量元素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 第七章 诊断酶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血清酶类及其同工酶
- 一、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 二、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
- 三、氨基转移酶(ALT,AST)及其同工酶
- 四、碱性磷酸酶(ALP)
- 五、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 六、淀粉酶(AMY)及其同工酶
- 七、酸性磷酸酶(ACP)及其同工酶
- 第三节 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的酶学诊断
- 第四节 肝脏疾病的酶学诊断
- 第八章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实验室检查
- 第九章 治疗药物监测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基础及有关参数的应用
- 第三节 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 第五节 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标本及预处理
- 第六节 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
- 第七节 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
-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实验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功能
- 第三节 肝与胆汁酸代谢
- 第四节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 第五节 某些肝病的生化机制
- 第六节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 第十一章 肾功能不全的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见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物化学
-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的生化诊断及评价
- 第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
-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
- 第四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
- 第五节 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化
- 第十三章 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某些神经疾病的生物化学
- 第三节 精神性疾病的生物化学
- 第四节 神经、精神疾病生化诊断
- 第十四章 妊娠的临床生物化学
- 第十五章 遗传性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十六章 常用分析技术在临床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二节 电泳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离心技术的应用
- 第四节 层析技术的应用
- 第五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十七章 血清酶定量的检测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 第三节 酶活性测定条件的选择和限定
- 第四节 测定酶活性浓度的两大类方法
- 第十八章 诊断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
-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技术
- 第四节 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
- 第十九章 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仪的性能与应用
- 第一节 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的类型
- 第二节 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的性能评价与合理选用
- 第三节 临床生化自动分析的方法
- 第二十章 临床生物化学方法的选择、建立和评价
- 第一节 临床生化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临床生化方法的建立
- 第三节 临床生化方法学的评价
- 第四节 临床生化方法学性能判断
- 第二十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
- 第二十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数据的作用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