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内应脏腑部位篇

《形色外诊简摩》书籍目录

(面窍 体部)

五脏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骨有余,以候 KT 。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裹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五脏别论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五脏不和,则六腑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同壅,谓痞满、关格、肿胀之类,非专指疮痈也。)

肝开窍于目,目藏精于肝。肝病在头、在筋。心开窍于耳,耳藏精于心。心病在五脏、在脉。脾开窍于口,口藏精于脾。脾病在舌本、在肉。肺开窍于鼻,鼻藏精于肺。肺病在背、在皮毛。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藏精于肾。肾病在溪、在骨。(上面窍之分应脏腑也。头、脏、舌、背、溪,以体段言,皮毛、肉,脉、筋、骨,以形层言。)

肺应皮,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应脉,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脾应肉,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肝应爪,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肾应骨,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视其外应,以知其五内,即知所病矣。(膀胱言其气之磅因礴而光大也,又言其体之孤悬无倚而光洁也。爪为筋余,齿为骨余。)

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心合脉也,其荣色,(面之色也。)其主肾。肺合皮也,其荣毛,其主心。肝合筋也,其荣爪,其主肺。脾合肉也,其荣唇,(生气通无论曰∶其华在唇四白。)其主肝。肾合骨也,其荣发,其主脾。(合言其气之所应也,荣言其血之所华也。此义生气通天。脏气法时二篇最详,以文繁,故录此。)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病在脾,俞在脊。(俞,应也,非俞穴也。金匮真言曰∶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诊要经终、四时刺逆从义均相类,不复琐具。)

肝气之病,内舍 胁,外在关节。心气之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脾气之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肺气之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肾气之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 膝。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凡此八墟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留之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上并出《内经》。)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当心下、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而不内,其治在脐下一寸。故曰三焦,其腑在气街。(其腑在气街,谓其源在气街之处,即命门也。)

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一曰枕骨。)血会膈俞,(王勋臣血府之说,正与此暗合。)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上体部之分应脏腑也。诸会谓其气之所聚,非谓其所发源也。上并出《难经》。)

按∶头面七窍可望而知,筋骨血脉不可望也。第事理所关,不容缺略。医者所见谓之望,病者所自见亦何不可谓之望。又况此篇总义者,实赅闻问于其中,不独文义相连,无可割裂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形色外诊简摩》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形色外诊简摩》书籍目录
  1. 身形内应脏腑部位篇《形色外诊简摩》
  2. 身形内应脏腑病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3. 身形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4. 身形候脏腑《类经》
  5. 身形应九野、天忌《类经》
  6. 身温泻黄白似渴为寒热杂合病《证治准绳·幼科》
  7. 身痒《中医词典》
  8.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9. 身痒《古今医案按》
  10. 身痛如被杖《医学心悟》
  11. 身痒《伤寒大白》
  12. 身痛脉紧烦躁无汗《四圣悬枢》
  13. 身痒《医效秘传》
  14. 身痛脉候《类证治裁》
  15. 身痒(身如虫行)《杂病广要》
  16. 身痛论治《类证治裁》
  17. 身痒无汗证六 阳明五十七《伤寒悬解》
  18. 身痛论《女科折衷纂要》
  19. 身痒欲死《医法圆通》
  20. 身痛《女科证治准绳》
  21. 身有赤处《中医词典》
  22. 身痛《伤寒心法要诀》
  23. 身有赤处《幼幼新书》
  24. 身痛《伤寒寻源》
  25. 身有赤处《证治准绳·幼科》
  26. 身痛《丹溪手镜》
  27. 身有赤处候《诸病源候论》
  28. 身痛《伤寒六书》
  29. 身长《常见病自测》
  30. 身痛《周慎斋遗书》
  31. 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读医随笔》

《形色外诊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