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x~y书籍目录

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润滑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口燥;脾胃湿热或内有虫积,中风癫痫发作,多有大角流涎。《灵枢·口问》:“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x~y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x~y书籍目录
  1. 《中医词典》
  2. 咸哮咳《中医词典》
  3. 涎潮急救方《急救广生集》
  4. 咸味涌泄为阴《中医名词词典》
  5. 涎积《中医词典》
  6. 咸胜苦《中医词典》
  7. 涎论《史载之方》
  8. 咸生肾《中医词典》
  9. 涎石症《口腔科学》
  10. 咸伤血《中医词典》
  11. 涎唾《中医名词词典》
  12. 咸耎《中医词典》
  13. 涎唾《中医词典》
  14. 咸寒增液《中医名词词典》
  15. 涎下《灵素节注类编》
  16. 咸寒《医学读书记》
  17. 涎下《针灸素难要旨》
  18. 弦与弱对《三指禅》
  19. 涎腺《口腔科学》
  20. 弦有浮沉《此事难知》
  21. 涎腺急性炎症《急诊医学》
  22. 弦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23. 涎腺疾病《理疗学》
  24. 弦脉反为吉象说《读医随笔》
  25. 《育婴家秘》
  26. 弦脉(阳中之阴)《诊家正眼》
  27. 《中医词典》
  28. 弦脉(阳中之阴)《脉诀汇辨》
  29. 《杂病治例》
  30. 弦脉《脉理求真》
  31. 《续名医类案》

《中医词典》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