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法兼施章第二
(凡四则)
式云某处有某人某年月日。填医案一宗。
望形色∶
闻声音∶
问情状∶
何处苦楚? 何因而致?
何日为始? 昼夜孰甚?
寒热孰多? 喜恶何物?
曾服何药? 曾经何地?
切脉理∶
左部寸 浮本位 中取 沉候关 浮取 中候 沉本位尺 浮候 中取 沉本位右部寸 浮本位 中候 沉取关 浮取 中本位 沉候尺 浮应上焦 中应右关 沉应肝肾论病原∶
某人素禀孰盛? 其病今在何类?
标本孰居? 毕竟何如?(按∶此句是论吉凶顺逆易治难治。)
服药宜如何将息? 病疾沉 痼今在何际?
治方术∶
主治用何法? 先后用何方?
六法者,望、闻、问、切、论、治也。凡治一病,用此式一纸为案。首填某地某时,审风土与时令也;次以明聪望之、闻之,不惜详问之,察其外也;然后切脉、论断、处方,得其真也。各各填注,庶几病者持循待续,不为临敌易将之失,而医之心思既竭,百发百中矣。
予既立兼施式,有刑名家过而言曰∶望、闻即两造具备,察言观色之时,问而笔之供词也,切则考鞫亲切,而论治为招判发落矣。其言虽谑,足以解惑云。
或曰∶六法兼施,得无琐琐乎?予应之曰∶医药,人之司命,为谋弗忠,非仁术矣。病有不治之条,医有 股之念,诚如是而不救焉,彼虽命尔,吾犹以为未精吾技而误于人人也。若夫轻疾小恙,虽不填案可也,畏其琐而并弃之,非予志矣。

- 六法兼施章《韩氏医通》
- 六法方钞(伤寒药方)《古今医统大全》
- 六缝《中医词典》
- 六丁丸《是斋百一选方》
- 六府胀《中医词典》
- 六畜之痫《幼幼新书》
- 六腑《中医名词词典》
- 六畜痫《中医词典》
- 六腑《止园医话》
- 六畜毛蹄甲味咸,平,有毒。主治鬼疰蛊毒,寒热,惊痫痉,癫疾,狂走,骆驼毛尤良。《本草经集注》
- 六腑《中医词典》
- 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神农本草经》
- 六腑《中医基础理论》
- 六畜毛蹄甲《名医别录》
- 六腑《医学见能》
- 六畜毛蹄甲《证类本草》
- 六腑病机《中医基础理论》
- 六畜毛蹄甲《医学入门》
- 六腑腹胀《中医词典》
- 六畜毛蹄甲《新修本草》
- 六腑腹胀《症因脉治》
- 六畜毛蹄甲《千金翼方》
- 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歌《医宗金鉴》
- 六畜《卫生易简方》
- 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歌《刺灸心法要诀》
- 六陈药性《药鉴》
- 六腑绝症《医门补要》
- 六陈药《古今医统大全》
- 六腑咳证《灵素节注类编》
- 六陈汤劫剂《仁术便览》
- 六腑平脉《脉诀刊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