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利
成无己云∶若止呕吐而利,经谓之吐利是也。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乃谓之霍乱。其与但称吐利者有异也。盖暴于旦夕者为霍乱,可数日久者为吐利。《纲目》以霍乱与伤寒吐利合为一门,今仍分为二,而以徐而日久者入此门。《脉经》云∶心乘肝必吐利。《内经》云∶厥阴所至,为呕泄。又云∶木太过曰发生,发生之纪,上征则气逆,其病吐利,是风木之为吐利者也。又云∶水太过曰流衍,流衍之纪,其动漂泄沃涌,是寒水之为吐利者也。(漂泄谓泻利,沃涌为吐沫也。)《金匮》云∶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汤亦主之。海藏云∶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脉微细而弱者,理中汤主之。丹溪云∶泄泻或呕吐,生姜汁汤调六一散服。洁古云∶有痰而泄利不止,甚则呕而欲吐,利下而不能食,由风痰羁绊脾胃之间,水煮金花丸主之。

- 吐利《证治准绳·杂病》
- 吐利《证治准绳·幼科》
- 吐利《伤寒指掌》
- 吐利《幼幼新书》
- 吐利《伤寒指掌》
- 吐利《医学纲目》
- 吐利并作下滞里急后重脱肛《麻科活人全书》
- 吐利《医学纲目》
- 吐利烦躁四逆《医学读书记》
- 吐利《中医词典》
- 吐利蛔虫及蛔厥狐惑疳蚀走马疳赤白口疮《冯氏锦囊秘录》
- 吐利《伤寒说意》
- 吐利津液少《幼幼新书》
- 吐咳血《医述》
- 吐利心腹痛《幼幼新书》
- 吐解《儿科萃精》
- 吐利续法《医学纲目》
- 吐蛔泻蛔痧《痧胀玉衡》
- 吐痢《证治准绳·类方》
- 吐蛔痧《中医词典》
- 吐痢候《诸病源候论》
- 吐蛔虫《麻科活人全书》
- 吐绿水《中医词典》
- 吐蛔虫《医学纲目》
- 吐沫不乳《奇效简便良方》
- 吐蛔《伤寒括要》
- 吐纳《中医词典》
- 吐蛔《伤寒指掌》
- 吐逆《幼幼新书》
- 吐蛔《伤寒指掌》
- 吐逆《证治准绳·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