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证治准绳·杂病》书籍目录

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逢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心开意解,若有夙契者。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致殆遍,言人人殊,罕得要领,心甚陋之,于是锐志学医。既起亡妹于垂死,渐为人知,延诊求方,户屣恒满。先君以为妨废举业,常严戒之,遂不复穷究。无何举于乡,又十年成进士,选读中秘书,备员史馆,凡四年,请急归,旋被口语,终已不振。因伏自念受圣主作养浓恩,见谓储相材,虽万万不敢望文正公,然其志不敢不立,而其具不敢不勉,以庶几无负父师之教,而今已矣。定省之余,颇多暇日,乃复取岐黄家言而肆力焉。二亲笃老善病,即医非素习,固将学之,而况乎轻车熟路也。于是闻见日益广,而艺日益精,乡曲有抱沉 ,医技告穷者,叩阍求方,亡弗立应,未尝敢萌厌心,所全活者,稍稍众矣。而又念所济仅止一方,孰若着为书,传之天下万世耶。偶嘉善高生隐从余游,因遂采取古今方论,参以鄙见,而命高生次第录之,遂先成杂病论与方各八巨 。高生请名,余命之曰《证治准绳》。高生曰∶何谓也?余曰∶医有五科七事,曰脉、曰因、曰病、曰证、曰治为五科,因复分为三,曰内、曰外、曰亦内亦外,并四科为七事。如阴阳俱紧而浮脉也,伤寒因也,太阳病也,头痛发热身痛恶寒汗证也,麻黄汤治也。派析支分,毫不容滥,而时师皆失之不死者,幸而免耳。自陈无择始发明之,而其为《三因极一方》,复语焉不详。李仲南为《永类钤方》,枝分派析详矣,而入理不精,比附未确。此书之所以作也。曰五科皆备焉,而独名证治何也?曰以言证治独详故也。是书出,而不知医不能脉者,因证检书而得治法故也。虽然,大匠之所取,平与直者准绳也。而其能用准绳者,心目明也。倘守死句而求活人,以准绳为心目,则是书之刻,且误天下万世,而余之罪大矣。家贫无赀,假贷为之,不能就其半,会侍御周鹤阳公以接鹾行县至金坛,闻而助成之,遂行于世。

时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夏五月朔旦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杂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杂病》书籍目录
  1. 自叙《证治准绳·杂病》
  2. 自叙《医学传灯》
  3. 自叙《古今医案按》
  4. 自叙《医医医》
  5. 自叙《外科大成》
  6. 自叙《麻疹阐注》
  7. 自叙《医学摘粹》
  8. 自叙《竹泉生女科集要》
  9. 自叙《医学摘粹》
  10. 自叙《白喉全生集》
  11. 自叙《医学摘粹》
  12. 自叙《医学源流论》
  13. 自叙《医学摘粹》
  14. 自叙《仿寓意草》
  15. 自叙《丹台玉案》
  16. 自叙《玉楸药解》
  17. 自叙《脉诀汇辨》
  18. 自叙《长沙药解》
  19. 自叙《本草思辨录》
  20. 自叙《四圣悬枢》
  21. 自叙《幼科释谜》
  22. 自叙《四圣心源》
  23. 自叙《温疫论》
  24. 自叙《伤寒说意》
  25. 自叙《一得集》
  26. 自叙《金匮悬解》
  27. 自叙《重楼玉钥续编》
  28. 自叙《旧德堂医案》
  29. 自叙《医学指归》
  30. 自叙《评琴书屋医略》
  31. 自悬疮《幼幼新书》

《证治准绳·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