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
《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也,称为走注疼痛及历节之类是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之类是也。)
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着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之类是也。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正气为邪气所闭,则痹而不仁。《灵枢》云∶病患一臂不遂,时复移在一臂者,痹也,非风也。《要略》曰∶风病当半身不遂,若但臂不遂者,痹也。)以冬遇此为骨痹,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以至阴遇此为肌痹,以秋遇此为皮痹。(凡风寒湿所为行痹、痛痹、着痹之病,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此行痹、痛痹、着痹之外,又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陈无择云∶三气袭人经络,入于骨则重而不举,入于脉则血凝不流,入于筋则屈而不伸,入于肉则不仁,入于皮则寒。久不已则入五脏,烦满喘呕者,肺也。上气嗌干,厥胀者,心也。多饮数溲,夜卧则惊者,肝也。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者,肾也。四肢懈惰,发咳呕沫者,脾也。大抵显脏证则难治矣。又有肠痹、胞痹,及六腑各有俞,风寒湿所中,治之随其腑俞以施针灸之法,仍服发散等剂,则病自除。又有血痹、周痹、支饮作痹,皆以类相从也。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宜防风汤。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宜五积散。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宜茯苓川芎汤。热痹者,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痹, 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宜升麻汤。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宜疏风凉血之剂。肠痹者,数饮而小便不通,中气喘争,时作餐泄,宜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门冬,或吴茱萸散。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宜肾着汤、肾沥汤。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其状,体常如被风所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宜当归汤。周痹者,在血脉之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也。宜蠲痹汤。支饮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宜茯苓汤。五脏痹,宜五痹汤。肝痹,加酸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苓、麦门冬、犀角。脾痹,加浓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 、萆 。痹在五脏之合者可治,其入藏者死。
【诊】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关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浮络多青则痛,黑则痹。络脉暴黑者,留久痹也。脉大而涩,为痹。脉来急,亦为痹。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心脉微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右寸沉而迟涩,为皮痹。
左寸结不流利,为血痹。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为肉痹。左关弦紧而数,浮沉有力,为筋痹。迟为寒。数为热。濡为湿。滑为痰。豁大、弦小为虚。

- 痹《证治准绳·杂病》
- 痹《证治准绳·类方》
- 痹《临证指南医案》
- 痹《张氏医通》
- 痹《医碥》
- 痹《杂病广要》
- 痹《医碥》
- 痹《杂病治例》
- 痹《顾松园医镜》
- 痹《中医词典》
- 痹《古今医案按》
- 閟《中医词典》
- 痹《医经原旨》
- 蓖麻籽中毒《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痹《儒门事亲》
- 蓖麻子拔毒法《中医词典》
- 痹《吴鞠通医案》
- 蓖麻子《药性切用》
- 痹《丹溪手镜》
- 蓖麻子《外科全生集》
- 痹《友渔斋医话》
- 蓖麻子《本草撮要》
- 痹《友渔斋医话》
- 蓖麻子《本草择要纲目》
- 痹《校注医醇剩义》
- 蓖麻子《本草分经》
- 痹《脉因证治》
- 蓖麻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痹《时方妙用》
- 蓖麻子《本草便读》
- 痹《叶天士医案精华》
《证治准绳·杂病》
-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自叙
- 第一册·诸中门
- 第一册·诸伤门
- 第一册·寒热门
- 第二册·诸气门
- 第三册·诸呕逆门
- 第三册·诸血门
- 第四册·诸痛门
- 第四册·痿痹门
- 第五册·诸风门
- 第五册·神志门
- 第五册·杂门
- 第六册·大小腑门
- 第七册·七窍门上
- 目总论
- 目痕
- 目赤
- 目肿
- 目痒
- 目翳
- 睛里昏暗,与不患之眼相似,唯瞳神里有隐隐青白者,无隐隐青白者亦有之
- 瞳子散大
- 瞳子渐渐细小如簪脚,甚则小如针
- 瞳神歪斜不正
- 目昏
- 倏然盲而不见
- 目内外并无障翳气色等病,只自不见者
- 夜盲
- 白晕
- 目珠子觉低陷而不鲜绽也
- 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
- 神珠不待人转,而自蓦然察上,蓦然察下,下之不能上,上之不能下,或左或右,倏易无时。
- 目珠偏斜,视亦不正
- 目珠不正,人虽要转而目不能转
- 珠斜翻侧转,白向外而黑向内也
- 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
- 视瞳神深处,有气一道,隐隐袅袅而动,状若明镜远照一缕清烟也
- 眼睫毛倒卷入眼中央是也
- 眼楞紧急缩小,乃倒睫拳毛之渐也
- 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
- 两睥腻沫,粘合难开,夜卧尤甚
- 睥翻转贴在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
- 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
- 睥内之肉紫淤浮泛,如臭血坏泛之状,其色紫晕泛起,甚则细细如泡,无数相连成片
- 目睥浮肿如球状也
- 目赤烂
- 目泪
- 目疮疡
- 目漏
- 能远视不能近视
- 能近视不能远视者
- 目
- 筋纵目不开
- 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
- 戴眼
- 外伤
- 伤寒
- 其他
- 第八册·七窍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