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天未尝有生而无杀,或以兵荒,或以疫疠。杀之自天,于人何尤(尤《文选·长笛赋序》:“尤,过也,责也。”《说文》:“尤,罪也。”意为罪过。),然此虽天之过乎,抑亦人之罪焉。兵荒未必杀人,世无良相也,疫疠未必杀人,世无良医也。相而不良其罪小,医而不良其罪大。魏晋以来,至于今日,疫疠之杀人多矣。其书数十百部,其徒数千百人,病则家不得免,药则户不能逃。最可恨者,小儿之痘疹,即大人之疫疠,愚妄不以为岁气,而以为胎毒。哀此百万生灵,既困天灾,复加人祸,民有两死而无一生,吁其悲矣!天地不仁,不过以百姓为刍狗(刍(chú 初)狗《礼记·祭统》:“刍,草也。”“刍狗”,草与狗也。),愚妄不仁,遂至以苍生为鱼肉,此怨天乎?抑尤人乎?仲景先师,创内外感伤之法,而未言疫疠。其言之彰明而较著者,人犹有未解,况其未言者与(与《集韵》:“与,通作欤。”),何怪于群儿之讹谬耶。仆于己巳春初,草《四圣悬枢》,析温疫痘疹之义,辛未六月,笔削于清江河院暑中。四部俱成,伤寒之义元矣,疫疠之义,元之又元。慨夫!上士十载悟玄,下士见之大笑,以为尚白。其于闳(闳(hóng訇)《集韵》:“闳,闳廓深远也。”)意眇(眇(miǎo妙)通“妙”。《汉书·儒林传》:“严然总五经之眇论。”)旨,玄而白之,其于沉辞浮藻,白而玄之。此黑之悬(悬远也。《南齐书·陆厥传》:“一人之思,迟速天悬。”),彼白之募(募招之使来也。《后汉书·光武纪》:“招募猛士。”引申为近意。),是墨以为明而狐以为苍也。杨朱之弟,黑出而白入,其狗吠焉,杨朱之狗,黑往而白来,其弟怪焉。兹苍黄之未变,又黑白之不分,世无杨朱之弟矣,世亦并无杨朱之狗也。往有楚士而官于齐者,聚书数车,袭故纸以谈岐黄,览兹玄解,胡卢(胡卢笑貌。《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而笑。吴牛之喘,未见月也,蜀犬之吠,未见日也,吾安得进吴蜀之犬牛,登泰岳,凌清浮,与之抑日月之光华哉!昔子云(子云西汉·杨雄,字子云。)草《玄》,侯芭(侯芭汉钜鹿人,从杨雄受《太玄》、《法言》。雄卒,为起坟,心丧三年。)从而受业,桓谭(桓谭东汉沛国相人,字君山。好音乐,遍习五经,精天文,光武朝官拜议郎给事中。)以为绝伦。今宇内之大,谅必有侯桓其人,吾将藏之深山,虚坐以待矣。
壬申十月昌邑黄元御

- 自叙《四圣悬枢》
- 自叙《四圣心源》
- 自叙《长沙药解》
- 自叙《伤寒说意》
- 自叙《玉楸药解》
- 自叙《金匮悬解》
- 自叙《仿寓意草》
- 自叙《旧德堂医案》
- 自叙《医学源流论》
- 自叙《评琴书屋医略》
- 自叙《白喉全生集》
- 自叙《医学集成》
- 自叙《竹泉生女科集要》
- 自序一《医门补要》
- 自叙《麻疹阐注》
- 自序二《医门补要》
- 自叙《医医医》
- 自序《伤寒括要》
- 自叙《医学传灯》
- 自序《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自叙《证治准绳·杂病》
- 自序《博济方》
- 自叙《古今医案按》
- 自序《千金宝要》
- 自叙《外科大成》
- 自序《伤寒指掌》
- 自叙《医学摘粹》
- 自序《外科医镜》
- 自叙《医学摘粹》
- 自序《女科证治准绳》
- 自叙《医学摘粹》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