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简易手穴按摩方法
目前,有关手穴按摩防病治病的方法较多。且都各有特色,疗效显着。本文仅介绍常用的二类简易手穴按摩法。
一、手法刺激手穴类
手法刺激手穴类,大致有4种。
1.搓擦:搓擦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手部皮肤的新陈代谢和营养供应。还能健脑。方法是:将两手的手掌与手掌、手掌与手背、手背与手背上下左右快速搓动10—20次,达湿热感觉,然后两手相合,将掌心劳宫穴摩擦至热。可使手部气血冲和,十指灵敏,有助于防治老年性手指麻木、发凉,防止皮肤粗糙、干枯少泽、冻疮等发生。
2.揉:拇指指腹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着圈儿揉手掌、手背或阳性反应区。
3.点按:点按穴位或反应区,力量由轻到重,以稍感疼痛为度,每次3秒钟,松开后再按,反复进行。
4.摩:摩法也是最早应用于按摩治疗的手法之一。摩者,抚摩之意也,即用食、中、无名指或手掌面附在体表一定部位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手拇指根部附近的大鱼际是与呼吸器官系统密切相关的部位,而且在手掌上占有较大面积。因此,每天在这个部位进行按摩刺激,不仅可预防感冒,而且可以改善虚弱的体质。
二、日用品刺激手穴类
手穴按摩刺激的方式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我们甚至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例如牙签、发卡、衣夹、香烟、吹风机等,也可利用健身锤、健身球等。随条件而定。
1.梅花桩按摩:10根牙签,集束成捆,胶布或橡皮筋缠绕一圈,即是所谓的“梅花桩”可以刺激手穴或阳性反应区,也可刺激指甲或手掌。急性疼痛用尖头刺激,慢性疼痛用钝头刺激。每次持续几秒钟,松开后再反复进行。
2.衣夹刺激:俗语说“十指连心”,手指的指尖则更具有提高内脏功能的作用。如果用晒衣用的夹子夹住指尖,3秒钟后再拿开,这种刺激是相当强烈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内脏的功能。
3.香烟灸:对吸烟的同志来说,使用香烟灸,是手到拾来,随时可用的。用点燃的香烟,对某个手穴进行刺激,要距离皮肤1—1.5cm感到烫后马上离开皮肤,防止皮肤灼伤。反复6—7次。如用艾柱灸,则疗效更好。
4.吹风机妙用:我们的身体之所以感到疲劳,主要是因为全身气血流通不畅、内脏功能失调。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时不忘手穴的按摩,无疑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洗发后用吹风机吹发时,用3—4分钟也对手掌进行吹风,稍感热时,把吹风机移开,然后再靠近手掌吹风,反复数次。身体感到温暖、精力自然充沛。
5.健身锤使用:健身锤也是一种常用的保健用品,用它叩击手部时,可大头叩区带,小头叩穴位。用此替代手指进行点压、摩擦、力度强、效果好。又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可取用。
6.健身球:健身球是大家比较了解的一种健身用品。它由最初的山核桃演变发展而来。常见情况是一副二个,多用水晶、石料、金属、玻璃等制成。但还是选用自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健身球更好。健身球在手部各关节的灵巧运动,使手掌受到温和舒适的按摩,起到滑利关节,健脑怡神、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有人利用健身球编成体操,使数个健身球在手上同时滚动,则更使健身球运动内容丰富多彩。

- 简易手穴按摩方法《手穴手纹诊治》
- 简易方《痰火点雪》
- 简易通便及人工取便法《基础护理学》
- 简易方《医学从众录》
- 简易杏子汤《仁术便览》
- 简易便方愈臁疮《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碱《本草备要》
- 简易便方愈臁疮《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碱《本草易读》
- 简要夏枯草散《冯氏锦囊秘录》
- 碱《本草从新》
- 简言语《痰火点雪》
- 碱《本草分经》
- 简误九条《伤寒贯珠集》
- 碱《本草撮要》
- 简误《医学读书记》
- 碱《药性切用》
- 简书《万物》《中国医学通史》
- 碱基置换突变《医学遗传学基础》
- 简史《康复医学》
- 碱水入目秘方《华佗神方》
- 简切辩证《幼幼集成》
- 碱性蛋白的信使传递途径《动脉粥样硬化》
- 简切辨症法《推拿抉微》
- 碱性磷酸酶《临床生物化学》
- 简妙老人备急方《养老奉亲书》
- 碱性磷酸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简径治痢《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碱性磷酸酶染色《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简介《傅青主女科》
- 碱灼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