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巧用一双手
手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离的“好朋友”,巧用一双手,加强手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其更健美、更柔润,还由于手与内脏的密切关系,手的运动还可调节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脏器功能,尤其是脑的功能、延缓衰老,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一般的工作劳动中,手的运动很难达到一定量的全面自主运动,老年人从事劳动工作更明显减少,手的运动量、运动范围则更受影响。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中积极应用双手的机会已逐渐减少,例如10年前,人们用双手洗衣服、洗碗、拖地,然而现在有全自动洗衣机、刷碗机、吸尘器取而代之。再说写字、算盘算数,又有电脑打字、计算器代劳。现代生活少用双手,给人类内脏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目前不少中小学生不大劳动,患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这些与手的劳做减少亦无不相关。由此看来,加强手部运动,勤用双手多么重要啊。
进行双手锻练的方法很多,本书将其中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的部分介绍如下:
一、活动腕关节
活动腕关节,使手腕柔软、有力,灵活又协调,练习方法有4种。
1.旋腕:左手拇、食指托住右手腕,右手四指合拢伸直,作顺时针、逆时针极限旋转,反复练习。两手交替进行,以不酸不麻为度。
2.敲腕:两手半握拳,掌根对敲(敲打大陵、腕骨穴),再对敲腕背(阳池穴),再敲打合谷穴,再敲打后溪穴各10—20次.
3.滚腕:两手交叉置于胸前,放松,以一手小臂带动一侧腕部抬起,指交叉部及另一腕下垂,后连续进行交叉部抬起、两腕垂及原始腕交叉部下垂,另一腕抬起的连续的波浪性滚动。
4.揉腕:双肩放松,肘关节屈曲,掌面平放在枕头或沙袋上,然后以腕关节的力量作灵活的回旋的揉、按动作,以不累不酸为度。
二、活动掌部
掌骨的活动范围较腕及指关节均小,但同样需要加以训练。掌部活动尤其对血循环及生殖系统有调整作用。练习方法有二种:
1.敲劳宫:一手半握拳,敲另手手背(外劳宫穴),敲掌心(内劳宫穴),两手各敲10—20次。
2.撮掌:各掌骨连续进行向中心并拢再极限舒展的动作,其中第1、5掌骨的活动范围最大,也可以另一手加力辅助。
三、活动手指
活动手指使其坚强富有弹性,同样也调节全身,尤其是脑的功能,延缓衰老,达到强身保健目的。
1.捻指:用右手拇食指指面捻左手五指自指尖至指根,再从指根至指尖为一遍,每指3—5遍,用力均匀。两手轮换交替进行。捻指可强筋活络,顺经理指,防治手指麻木,关节僵硬,指间关节扭挫伤。
2.敲指:两手五指分开,先对敲两手虎口10—20次,然后两后交叉敲两手四指根部10—20次。此法又名“敲八邪”,可防治手指麻痛。
3.两手弹指:两足分开距离与肩等宽,身体直立,两臂由身前抬起,沉肩垂肘,腕背略屈,五指如握球状,十指同时作小幅度的屈伸运动30~50次。本法可防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活动不灵。
4.单手举托:身体端座或直立,两臂交替上举,掌心向上,并伴随深呼吸10—20次。本法可防治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及颈椎病引起的肩臂疼痛、手指麻木、肿胀等。
5.旋转拇指:如工作紧张,体力不足时,让拇指作360度旋转,尽可能画圆形,顺时针,逆时针各1—2分钟。反复几次,则头脑清晰,心情舒畅。
6.旋指:食、中、无名指按在沙袋或枕头上,用指端接触沙袋,摆动腕关节,以带动指间关节,做有节律性的摆动,力量要均匀,不可忽轻忽重。
7.手指节奏操:用拇指依次揿按其余4个手指的指尖,先分别掀压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然后倒过来再掀按无名指3次,中指1次,食指2次。总共16次。动作连贯,用力均匀,顺序不乱,越快越好。
8.勾拉手指:轮流将双手的各个相同手指相互勾住,稍微用劲,3秒种后放松,然后再反复进行7—10次。可以使手指力量增强,并对整个手指进行刺激。
四、借助它物,加强手的活动
在医院的按摩科、体疗科,加强手部的自觉活动的器材很多,如太极棒、握力训练器、轻量拉力器、健身环等。但如条件有限,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用品可以协调我们进行手的煅炼。
1.手指游戏:对儿童的观察发现,手自主运动范围大、灵巧的孩子,智商高,智力发展快,否则大脑的发育则是较迟的。因此手的煅炼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用小刀削铅笔、系鞋带。与他们一起掰手腕、勾手、划拳、顶手指,使其手掌、手指均受到刺激。另外吃饭时要求其尽量使用筷子。盘中放黄豆20—40粒,让他们用筷子把黄豆一粒一粒地夹起来,放到另一盘内,也是煅炼手指的一种方法。
2.夹圆珠笔
当我们伏案疾书,手臂酸胀的时候,不妨静心坐下来玩一玩夹圆珠笔游戏。方法很简单,即在手指与手指之间,各夹一支圆珠笔,再用另一手辅助使各手指指尖靠拢,如果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它们受到了刺激,持续3秒钟左右松开,然后再反复进行7—10次。这种办法使我们头脑思维清晰、心情愉快,手指恢复弹性。
3.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种常用的体育煅炼方法。可以随时进行。它最大的优点在于,由于用双手支持体重,可以刺激整个手掌。如果能坚持天天做,不仅可改善手掌的血液循环,还能加强我们的身体素质
巧用一双手,加强手的煅炼,无论是徒手进行或是利用它物协助完成,关键问题在于勤与恒,而不是猛,如果能认真对待,定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让我们运动自己的双手,活动自己的双手,欣赏优美的双手。

- 巧用一双手《手穴手纹诊治》
- 巧匠取喉钩《医方考》
- 巧治骨哽《古今医统大全》
- 巧妇鸟《证类本草》
- 巧字号定风针《喉科秘诀》
- 樵阳经女工修炼《女丹合编选注》
- 窍《医述》
- 桥粒蛋白《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窍(qiào,音俏)《中医词典》
- 桥抗生物素—生物素技术(Bridged Avidin –Biotin technique, 简称BRAB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窍闭《中医词典》
- 荞麦米《本草蒙筌》
- 窍漏证《中医词典》
- 荞麦〈寒〉《食疗本草》
- 窍泄《中医词典》
- 荞麦《药性切用》
- 窍穴《中医词典》
- 荞麦《本草撮要》
- 窍阴《针灸大成》
- 荞麦《本草择要纲目》
- 窍阴《中医词典》
- 荞麦《本草分经》
- 窍阴(井穴)《子午流注说难》
- 荞麦《得配本草》
- 窍阴(一名枕骨)《针灸大成》
- 荞麦《本草从新》
- 窍有声如儿啼《古今医统大全》
- 荞麦《本草求真》
- 翘柏茶《茶饮保健》
- 荞麦《证类本草》
- 翘草根汤《医述》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