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偏瘫
【概述】凡同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减退或消失称偏瘫,是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结果。从大脑皮层运动区直到颈髓5一侧锥体束损害,均可能出现偏瘫。常见病因有:脑血管意外、脑炎、脑外伤等,以脑血管意外的偏瘫为常见。对此,中医根据病情的轻重,病变的深浅分为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瘫痪特点,除一侧肢体随意运动减退或消失外,腱反射亢进,肌腱张力增高,语言障碍等。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中渚。
操作:用30号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取双侧中渚穴,针尖略向上斜刺,得气后,双手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加强刺激,使针感上传。每日或隔日1次,2~3周为1疗程。
按语: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与厥阴心包相表里,能开窍,醒神,宣导三焦气机。
方法2:
选穴:合谷。
操作:直到0.8寸,得气后,提插捻转1分钟,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可用电针仪通电,以增强疗效。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
药物: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可选用75%复方当归注射液,出血性偏瘫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
操作:常规消毒后,按穴位注射法,每穴注药0.5~1毫升。
(三)点刺放血疗法
操作:术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捏起少商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半分,并立即将针退出,然后用手挤压局部,放血0.5毫升左右,同时拍打麻木的肢体。每日放血1次。
【手穴治萃】
单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对中风后遗症上肢或指端麻木,取“少商”穴。术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捏起少商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半分,并立即将针退出,然后用手挤压局部,放血0.5毫升左右,同时拍打麻木的肢体。
疗效:单用该穴刺血治疗中风上肢麻木或指端麻木患者50例,每日点刺放血1次,轻者3次即愈,重症7次见效,总有效率为85%。
按:依“病在脏者取之井”之理,以三棱针点刺少商放血,具有通经气,理气血,泄肺热,通窍络,苏厥逆,利咽喉,消肿痛之功,对中风后肢体麻木有较好疗效。(李忠仁江苏中医1992∶(6)—22)

- 偏瘫《手穴手纹诊治》
- 偏渗小便不利《症因脉治》
- 偏瘫《气功外气疗法》
- 偏渗小便不利《中医词典》
- 偏瘫《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偏肾《中医词典》
- 偏瘫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偏热痢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偏瘫的康复治疗《康复医学》
- 偏气《中医词典》
- 偏桃仁《海药本草》
- 偏脑疽《中医词典》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手穴手纹诊治》
- 偏马坠《中医词典》
- 偏头风《中医词典》
- 偏漏《中医词典》
- 偏头风《医学纲目》
- 偏历《针灸学》
- 偏头疼方《奇方类编》
- 偏历《子午流注说难》
- 偏头痛《急诊医学》
- 偏历《中医词典》
- 偏头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偏历《针灸大成》
- 偏头痛《中医名词词典》
- 偏枯肉苛《灵素节注类编》
- 偏头痛《圣济总录》
- 偏枯健全汤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偏头痛《自我调养巧治病》
- 偏枯《针灸素难要旨》
- 偏头痛《中医词典》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