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臀上皮神经炎
【概述】急性臀上皮神经炎,多由于闪挫、扭伤筋脉,气血瘀阻所致。临床表现腰臀部剧烈疼痛,行动困难,下蹲和站起时疼痛加剧,可向大腿部放射。局部可有压痛。
【手穴治法】
选穴:中渚穴
操作:用30号1.5号毫针,沿经脉循行方向斜刺,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使针感沿经走行过腕过肘,如能过肩则更好。有少数病人,其针感可直达病所,效果尤为明显。如无针感传导,可采用苍龙摆尾法,诱发针感。针感传导后,再用龙虎交战法约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显着减轻或消失。活动时无明显痛感为止。留针10~15分钟。
资料:据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针灸治疗教研室何树槐副教授介绍:近十年来用中渚穴治疗臀上皮神经炎62例,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以青壮年居多,其中又以男性为多。1次痊愈者20例,占32.3%;2次痊愈者18例,占29%;3次以上痊愈者15例,占24.2%;显效9例,占14.5%。附1典型病例。
朱某某,男,28岁,1988年9月10日初诊。主诉:腰部急性扭伤2天,左侧腰臀部剧裂疼痛,行动困难,下坐和立起时疼痛加剧。连及左侧大腿部,由他人搀扶来我处诊治。检查:脊柱正中,无侧弯和压痛,髂嵴下凹陷处有明显压痛,痛而难忍,局部软组织可触及条索状硬物,如筷子粗,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光摄片无异常发现。诊断:臀上皮神经炎。治疗:取右侧中渚穴,用1.5寸长毫针刺入,行手法后,针感沿少阳经传至肩部,再行龙虎交战手法1分钟。令病人活动腰部,自觉轻松,再让患者站起,自述疼痛明显减轻。令其在室内行走,走动自然。再作坐下和立起动作,已无明显痛感。检查髂嵴部条索样软组织已消失。翌日复诊,诸症均除,局部亦无压痛,停止治疗。后随访无不适。
按语: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五行属木,输主体重节痛,木属肝,肝主筋,故针刺中渚穴有较好的舒筋止痛作用。臀上皮神经炎,病变位于髂嵴部,该部属足少阳经脉循行部位,取手少阳经中渚穴,属同名经取穴。另外,在手法上有苍龙摆尾法,即针尖沿经刺入,然后将针柄缓缓摆动,似苍龙摆尾,有循经导气直达病所的作用;龙虎交战法,即进针后,左右反复交替捻针,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 臀上皮神经炎《手穴手纹诊治》
- 臀上出《中医词典》
- 臀位《妇产科学》
- 臀疽《外科启玄》
- 臀痈《景岳全书》
- 臀疽《中医词典》
- 臀痈《中医词典》
- 臀骱脱臼《中医词典》
- 臀痈《医宗金鉴》
- 臀骱骨出《中医词典》
- 臀痈《续名医类案》
- 臀骱骨《伤科补要》
- 臀痈《证治准绳·幼科》
- 臀骱《中医词典》
- 臀痈《证治准绳·疡医》
- 臀肌《人体解剖学》
- 臀痈《寿世保元》
- 臀大肌劳损《中医伤科按摩学》
- 臀痈《保婴撮要》
- 臀部的神经《人体解剖学》
- 臀痈《外科心法要诀》
- 臀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 臀痈《丹台玉案》
- 臀部的动、静脉《人体解剖学》
- 臀痈《丹台玉案》
- 臀《中医词典》
- 臀痈《外科启玄》
- 臀《中医名词词典》
- 臀痈《古今医彻》
- 豚卵《本草乘雅半偈》
- 臀痈《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