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儿腹泻

《手穴手纹诊治》书籍目录

【概述】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尤以婴幼儿为多。多见于夏秋季节。因小儿“脾常不是”加之饮食不节或感受风、寒、暑、湿、伤及脾胃。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如水样为主症,治不及时,可致气液耗损,久之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手穴治法】

(一)穴位点刺法

方法1:

选穴:止泻三穴

操作:止泻三穴位于拇指和食指指关节中央。伤食泄泻或单纯消化不良针双手,点刺一、二穴出血,用泻法,隔日1次;脾虚兼消化不良腹泄,针双手一、二穴点刺出血、为泻法,三穴点刺不出血,为补法。隔日1次。

来源:李玉环等/新中医/—1991,(3)—36。穴位点刺治疗小儿腹泻546例。男287例,女259例;最大年龄6岁,最小为新生儿。患儿大便镜检18%脓球(十~卅);20%白细胞(十~卅)或有脂肪滴;33%镜检阴性伴消化不良;7%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征;10%伴有恶心呕吐;12%有轻度发热。治疗结果,针治1次而愈者239人,针2次愈者164人,针3次愈者126人,总治愈率97%。

按语:李玉环氏等认为,止泻三穴属经内奇穴,一穴属手太阴肺,二、三穴属手阳明大肠。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利小便可实大便。总之,点刺止泻三穴,可以调整胃肠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方法2:

选穴:四缝穴。

操作:取双手四缝穴,常规穴位皮肤消毒,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放出少量液体。

按语:点刺四缝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一切消化系统疾患,如疳积、腹泄,小儿厌食、呕吐、便秘等均有效。

(二)推拿疗法

选穴: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外劳宫、上三关、板门、内八卦。

操作:旋推脾经200次;直推大肠200次;清小肠100次;揉外劳宫50次;推上三关100次;推板门100次;运内八卦按顺时针方向50次。

按语:推脾、大肠经为主,重在调整脾胃功能,使水湿得化,水谷变为精微。清小肠增强其泌别清浊功能。揉外劳宫《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指出:“止泻用之”。“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板门穴可治呕吐、泄泻、胃痛腹胀。运内八卦有“左转止吐,右转止泻”之说。上述手穴,为儿科推拿常用穴,合用起到健脾养胃,化食滞、泌清浊、止吐泻等功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手穴手纹诊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手穴手纹诊治》书籍目录
  1. 小儿腹泻《手穴手纹诊治》
  2. 小儿腹痛秘方《华佗神方》
  3. 小儿腹泻《自我调养巧治病》
  4. 小儿腹痛《中医词典》
  5. 小儿腹泻病《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6. 小儿腹大肌瘦面黄痞块等症《奇效简便良方》
  7. 小儿腹胀《圣济总录》
  8. 小儿浮肿《慈幼便览》
  9. 小儿腹胀《中医词典》
  10. 小儿浮肿《回生集》
  11. 小儿腹胀《奇效简便良方》
  12. 小儿浮肿《奇效简便良方》
  13. 小儿腹胀秘方《华佗神方》
  14. 小儿浮肿《中医词典》
  15. 小儿肝脾等眼疾《原机启微》
  16. 小儿风证解热有三《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7. 小儿疳?《圣济总录》
  18. 小儿风疹瘙痒方五首《外台秘要》
  19. 小儿疳虫蚀齿方《医宗金鉴》
  20. 小儿风疹秘方《华佗神方》
  21. 小儿疳疮《奇效简便良方》
  22. 小儿风泻《中医词典》
  23. 小儿疳积眼治法《一草亭目科全书》
  24. 小儿风痫《圣济总录》
  25. 小儿疳疾《奇方类编》
  26. 小儿风水《儒门事亲》
  27. 小儿疳疾虫疾《奇效简便良方》
  28. 小儿风瘙瘾疹《圣济总录》
  29. 小儿疳渴不止《圣济总录》
  30. 小儿风热《圣济总录》
  31. 小儿疳痢《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