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经衰弱
【概述】
神经衰弱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因精神负担过重、脑力劳动者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病后体弱等原因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调。症状表现繁多。主要为失眠,多疑善虑,精神忧郁,神经过敏等。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神门。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0.3~0.4寸,弱刺激,留针30~40分钟。
方法2:
选穴:指掌穴。
操作:28号或30号1寸毫针,斜向拇指掌骨间刺1~2寸。针感麻、酸至指。
资料:据《农村常见病防治手册介绍》介绍:指掌穴治神经衰弱有效。
方法3:
选穴:心穴。
操作:患者伸掌,五指分开,医者也用拇指往返推挫穴位10余次,局部皮肤红润,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0.1~0.3寸,针感胀、麻至指尖,捻转1分钟,不留针。
资料:《新医疗法汇编》:心穴,主治神经衰弱。
(二)按摩疗法
选穴:神门、虎边。
操作:在以上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在对应的穴位上,缓缓轻度摩擦,由轻转重,再由重转轻,达到穴位部发热为度。每日1次或数次。按摩时亦可用打磨圆滑的木棍、梅花针、叩打穴位。
按语:神经衰弱是一个症候群,祖国医学对其症有祥细论述,可见于失眠、心悸、头晕等病症中。针灸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治疗时要充分注意到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好患者的思想开导工作,合理的休息和睡眠,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常能收到一定效果。

- 神经衰弱《手穴手纹诊治》
- 神经衰弱《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神经衰弱《老年百病防治》
- 神经衰弱《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神经衰弱《自我调养巧治病》
-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衰弱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神经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衰弱 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神经肉芽肿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神经衰弱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神经内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医学免疫学》
- 神经衰弱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神经内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细胞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神经调节《生理学》
- 神经内分泌系统《核、化学武器损伤》
- 神经调节《生理学》
- 神经母细胞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神经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神经母细胞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外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 神经末梢《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外科术后的家庭护理《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病理学》
-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外伤的理疗《理疗学》
-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系《止园医话》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