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间关节扭挫伤
在我们日常生活劳动中,经常发生指间关节扭挫伤,伤后局部疼痛,严重地影响功能。有时往往因对本病未引起足够重视,或处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一般地说拇指的掌指关节和其它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甚易造成损伤。掌指或指间关节的两侧均有侧副韧带,关节屈曲时则韧带紧张,伸直时则韧带弛缓,所以手指向一侧偏曲和过伸性扭伤时,常引起韧带损伤关节囊撕裂,严重者可造成关节脱位。关节失去稳定,以致影响手持物功能。
【手穴治法】
(一)按摩疗法
指间关节扭挫伤,若韧带断裂未加以妥善处理,日后必经常肿胀,并影响关节稳定。如单纯采用局部固定,未注意关节练习活动,有时关节发生强直,影响活动功能。所以动静结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按摩是治疗单纯性指间关节扭挫伤的很好方法。如合并韧带断裂,应施行短期固定,约2—3周,使断裂之韧带得以修复,然后再进行手法按摩和功能煅炼。如严重出现撕脱性骨折,要采取内固定,如骨折块脱位,要手术切骨块,修补断裂韧带。
1.准备手法
(1)按压“合谷”法。(图4—1)
(2)按压“阳溪”、“阳谷”穴。(图4—3)
(3)捋十指法(见图4—2)
2.治疗手法:
(1)患者手背向上,掌心向下。术者左手拇食指持握近侧指间关节的两侧,右手拇食指呈前后位捏住远侧指节,用中指指端抵住近侧指间关节的掌面,在牵引下,屈曲其近侧指间关节(图5—1),反复2—3次。
(2)术者以右手拇及食指,呈前后位夹持伤指,食指屈曲位以中节横于伤指近节掌侧,拇指指腹放于伤指近节背侧。在二指夹持下向下捋按,反复2~3次。然后用拇及食指,呈左右位,夹持伤指向下捋按,反复2~3次。
图略
(3)患者掌心朝上四指呈半屈曲位,术者用右手四指掌侧压住患者四指指端,以拇食二指向下捋按伤指,先前后位,
以拇食二指向下捋按伤指,先前后位,后左右位后左右位推滚,使患者四指作屈伸活动,反复2~3次。(图5—2)。以上3种方法,每日1次。
(二)药浴疗法
1.药物组成:当归尾、赤艾、红花、乳香、没药、元胡、伸筋草、桑枝、血竭、川芎。
2.制法:水煎制成500毫升药液,备用。(夏天置冰箱,3天内有效)
3.用法:取少半盆水,在摄氏50~60℃,兑入药液150~200毫升,上盖毛巾,熏洗患指。每日2~3次。
按语:本法能活血祛瘀,通利关节,配合其它疗法治疗,尽快消除肿胀,有利关节修复。

- 指间关节扭挫伤《手穴手纹诊治》
- 指甲诊断的应用《百病自测》
- 指间关节脱位《中医伤科按摩学》
- 指甲诊病方法《百病自测》
- 指节《中医词典》
- 指甲诊病的组织形态《百病自测》
- 指节断落《古今医统大全》
- 指甲诊病《百病自测》
- 指节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 指甲癣《手穴手纹诊治》
- 指节图《灸法秘传》
- 指甲脱落秘方《华佗神方》
- 指留《中医词典》
- 指甲脱落《中医词典》
- 指络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指甲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指迷茯苓丸《医宗金鉴》
- 指甲黑青证《伤寒九十论》
- 指迷茯苓丸《删补名医方论》
- 指甲缝《中医词典》
- 指迷茯苓丸《医方考》
- 指甲倒《古今医统大全》
- 指迷茯苓丸《时方歌括》
- 指甲《外科全生集》
- 指迷七气汤《仁术便览》
- 指甲《本草分经》
- 指明火穴《幼幼集成》
- 指甲《得配本草》
- 指目《中医名词词典》
- 指甲《中医词典》
- 指目《中医词典》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