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胃肠神经官能症
【概述】胃肠神经官能症为一全身性疾病,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主要为胃肠分泌与运动功能紊乱。在消化道钡剂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多见于壮年与中年,女性多于男性,症状轻重不一,病程多经年累月。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胃舒(双)。
操作:患者取坐位,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用28~30长短毫针,直刺0.3寸,病人可有麻、胀、痛感觉。留针10分钟。留针期间可用艾条灸针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2:
选穴:胃肠点
操作:直刺进针0.3~0.5寸,进针后轻轻搌动针柄,得气后,留针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期间休息3~5天。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
(二)艾灸疗法
选穴:胃舒。
操作:用艾绒制成黄豆粒大小的艾炷,直接灸胃舒穴3~5壮,或隔姜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手针疗法
选穴:合谷、后溪、胃肠点。
操作:用拇指点压,每穴10~20分钟。每日点按1~2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之品。饮食后一小时内不要按压治疗。

- 胃肠神经官能症《手穴手纹诊治》
- 胃肠神经官能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病学》
- 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生理学》
- 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临床营养学》
- 胃肠减压术《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临床营养学》
- 胃肠激素与临床《消化病学》
-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临床营养学》
- 胃肠激素的作用《生理学》
- 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临床营养学》
- 胃肠激素《生理学》
- 胃肠外营养的种类《临床营养学》
- 胃肠活动的观察及异常时的护理《基础护理学》
- 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临床营养学》
- 胃肠动力的神经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肠型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胃肠动力的激素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肠型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胃肠点《手穴手纹诊治》
- 胃肠型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生理学》
- 胃肠型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 胃肠型食物中毒《传染病》
- 胃肠道正常X表现《放射诊断学》
- 胃肠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肠道粘膜免疫细胞化学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胃肠胀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肠道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 胃虫病《中医词典》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