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踝关节扭伤
【概述】踝关节扭伤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扭伤80%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活动量较多,因而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机会要多,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内外二踝与距骨构成的关节。多由于足部突然遭受内翻性损伤、足外侧韧带过度牵拉而得。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尤以走路或活动关节时更为明显。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多见踝前外侧和足背部。由于出血积聚于关节间隙或软组织嵌入于关节内,致使走路疼痛,足跖不敢着地,即使勉强走路也是以足外缘着地,表现跛行。
【手穴治法】
针刺疗法
选用手穴:同侧阳池穴
针刺方法:常规皮肤消毒,俯掌,对准穴位,直刺0.3~0.4寸,嘱患者同时活动受伤踝关节。留针30分钟,留针时按摩患侧太溪,按压解溪。也可牵引患者足趾,在牵引下将患足左右摇摆,内翻与外翻3~5次。
【手穴治萃】
针刺阳池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1例。取同侧阳池穴,常规消毒,针尖对准穴位,快速进针至皮下,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病人可自行按摩,使循环改善,瘀血吸收,疼痛缓解。疗程与疗效:针刺2次痊愈9例,针刺3次痊愈8例,针4次痊愈5例,针5次以上痊愈9例。针刺同侧阳池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1例,疗效明显,特点是疼痛减轻快,肿胀吸收好,其原因可能是针刺部位和病变部位形态相似,功能相似,符合祖国医学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牟治修中国针灸—1985,(6)—8)

- 踝关节扭伤《手穴手纹诊治》
- 踝关节扭伤《百病自测》
- 踝关节扭伤《骨科学》
- 踝关节扭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踝管及其内容《人体解剖学》
- 踝关节扭挫伤《气功外气疗法》
- 踝管综合征《中医伤科按摩学》
- 踝关节结核《骨科学》
- 踝花症《外科十三方考》
- 踝骨脱《中医词典》
- 踝尖《中医词典》
- 踝骨疽坏症《医门补要》
- 踝厥《中医词典》
- 踝骨《医宗金鉴》
- 踝扭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踝骨《正骨心法要旨》
- 坏《中医词典》
- 踝骨《中医词典》
- 坏病《中医名词词典》
- 踝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坏病《中医词典》
- 踝点《手穴手纹诊治》
- 坏病《医学纲目》
- 踝部骨折《骨科学》
- 坏病《医述》
- 踝部骨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坏病《医学心悟》
- 踝《中医词典》
- 坏病《医效秘传》
- 踝《中医名词词典》
- 坏病篇存疑《医宗金鉴》
《手穴手纹诊治》
- 前言
-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手部腧穴
- 第一节 经穴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
- 少商(手太阴之井穴)
-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
- 三间
-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
-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
- 神门(手少阴之腧,心之原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
- 前谷
- 养老
- 后溪
- 腕骨
- 阳谷(手太阳之经穴)
- 大陵
- 劳宫
- 中冲(手厥阴之井穴)
- 关冲(手少阳之井穴)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
- 中渚(手少阳之腧穴)
- 阳池(手少阳之原,穴)
- 第二节 经外奇穴
- 十王
-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 地神
- 端正
- 二人上马
- 四缝
- 八关
- 八会
- 板门
- 大骨空
- 大指甲根
- 小骨空
- 五虎
- 五经纹
- 小天心
- 指根
- 一扇门
- 二扇门
- 凤眼
- 高骨
- 灸癜风
- 旁虎
- 拳尖
- 三门(又名少骨)
- 四开
- 四横纹
- 四前
- 外劳宫
- 注夏
-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 脾经(脾穴,脾土)
- 胃经(胃穴)
- 肝经(肝穴)
- 胆穴
- 皮罢(肝记)
- 母腮
- 老龙
- 靠山
- 内阳池
- 阴池
- 鱼腹
- 精灵、威灵
- 上都
- 项强
- 鬼当(大指甲后)
-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 鬼哭(鬼眼四穴)
- 肺经(肺穴)(肺金)
- 心经(心穴)
- 虎边
- 虎金寸
- 第三节 新针手穴
-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 感冒点
- 咳喘点
- 咽喉点
- 颈项点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
- 前头点(一名一号穴)
- 偏头点(一名小节、3号穴)
- 后头点(一名4号穴)
- 肩点
- 扁桃体点(鱼际点)
- 胸点
- 脊柱点
- 眼点
- 牙痛点
- 胃肠点
- 腰腿点
- 坐骨神经点
- 踝点
- 急救点
- 升压点
- 退热点
- 呃逆点
- 腹泻点
- 疟疾点
- 小儿消化不良点
- 夜尿点(一名肾穴)
- 定惊点
- 足跟点
- 运动点
- 心悸点
- 痉挛刺激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
- 鼻出血点
- 会阴点
- 附:手部刺激线
- 第三章 手诊
- 第四章 手穴常用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手针疗法
- 第二节 点刺放血疗法
- 第三节 七星针疗法
- 第四节 艾灸疗法
- 第五节 按摩推拿疗法
- 附:小儿常用手穴推拿手法
- 第六节 指针疗法
- 第七节 割治疗法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九节 穴位注射疗法
- 第十节 手部直流电疗法
-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 第一节 内科病证
- 第二节 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第三节 妇科病症
- 第四节 儿科病症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症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 第六章 手部按摩强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