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分为三类,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各类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不同层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醇(aldosterone);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cortisol);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脱氢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和雌二醇(estradiol)也能分泌少量的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甾体)激素,其基本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盐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是21个碳原子的类固醇,雄激素含有19个碳原子,雌激素含有18个碳原子(图11-15)。
图11-15 几种主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化学结构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料,主要来自血液。在皮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或内质网中所含的裂解酶与羟化酶等酶系的作用下,使胆固醇先变成孕烯酮,然后再进一步转变为各种皮质激素。由于肾上腺皮制裁各层细胞存在的酶系不同,所以合成皮质激素亦不相同(图11-16)。
图11-16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主要步骤
皮质醇进入血液后,75%-80%与血中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CBG)或称为皮质激素运载蛋白结合,15%与血浆白蛋白结合,5%-10%的皮质醇是游离的。结合型与游离型皮质醇可以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游离的皮质醇能进入靶细胞发挥其作用。CBG是肝产生的α2球蛋白,分子量为52000,血浆中CBG浓度为30-50mg/L。CBG与皮质醇有较强有亲和力,每一分子的CBG仅有一个结合位点,只能结合一个分子的皮质醇。每100ml血浆CBG能结合20μg皮质醇。可见,CBG在运载皮质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醛固醇与血浆白蛋白及CBG的结合能力很弱,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和运输。
皮质醇在血浆中半衰其为70min,醛固醇为20min。它们都在肝中降解,皮质醇首先是在C4GN C5间的双键加氢还原,形成双氢皮质醇,随后,C3上的酮基变成羟基产生四氢皮质醇,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四氢皮质醇是皮质醇的主要代谢产物,点尿中皮质醇代谢物排出量的45%-50%。四氢皮质醇和皮五醇在C20酮基变为痉基生成皮五醇,占尿中排出量的20%左右。由于四氢皮质醇和皮五醇在C17上均有羟基,故称为17-羟类固醇。另外,C1`7上脱去侧链,生成17-氧类固醇,占尿中排出题的10%左右。醛固醇基本上循类似途径被处理。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泌的性激素以脱氢异雄酮为主,它是一种17-氧类固醇,睾酮的代谢产物也是17-氧类固醇。因此,男子尿中17-氧类固醇的来源有睾丸分泌的睾酮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及雄激素。

- 肾上腺皮质《生理学》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基因与疾病》
- 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临床生物化学》
-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病理学》
- 肾上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临床生物化学》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病理学》
- 肾上腺功能紊乱《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肾上腺功能亢进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临床生物化学》
- 肾上腺功能减退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诊断《临床生物化学》
- 肾上腺的血管分布《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理学》
- 肾上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理学》
- 肾上腺《生理学》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生理学》
- 肾伤《中医词典》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理学》
- 肾善《中医词典》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理学》
- 肾疝《中医词典》
- 肾上腺素《医院药学》
- 肾热证《灵素节注类编》
- 肾上腺素《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肾热证《中医词典》
- 肾上腺素《药理学》
《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第二节 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 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 一、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 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 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 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 第三章 血液
-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 第三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 第三节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 第四章 血液循环
-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
- 第三节 血管生理
-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第五节 器官循环
- 第五章 呼吸
- 第一节 肺 通 气
-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一、气体交换原理
-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 二、氧的运输
-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 第六节 吸 收
-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方式
-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 第六节 清除率
- 第七节 尿的排放
- 第九章 感觉器官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视觉器官
- 第三节 听觉器官
-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 第四节 前庭器官
-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
- 第六节 皮肤感受
- 第十章 神经系统
-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 二、丘脑
- 三、感觉投射系统
-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 五、痛觉的病理生理
-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二、低位脑干肌紧张的调节
- 三、姿势反射
- 四、小脑
- 五、基底神经节
- 六、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一、自主神经系统
- 二、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三、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四、下丘脑
- 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 六、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 第十一章 内分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 第三节 垂体
- 第四节 甲状腺
- 第五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 第六节 肾上腺
- 第七节 胰岛
- 第八节 松果体其他
- 第十二章 生殖
- 生理学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