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化眼和视敏度
由于眼内有多个折光体,要用一般几何光学的原理画出光线在眼内的行进途径和成像情况时,显得十分复杂。因此,有人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一些和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称为简化眼。简化眼只是一种假想的人工模型,但它的光学参数和其它特性与正常眼等值,故可用来分析眼的成像情况和进行其他计算。常用的一种简化眼模型,设想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折光指数为1.333;外界光线只在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亦即节点在球形界面后方5mm的位置,后主焦点正相当于此折光体的后极。显然,这相模型和正常安静的人眼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图9-4)。
图9-4 简化眼及其成像情况
n为节点,AnB和anb是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物距为已知,就可由物体大小算出物像
大小,也可算出两三角形对顶角(即视角)的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不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如图9-4所示,AnB和and是具有对顶角的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因而有:
其中nb固定不变,相当于15mm,那么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它距眼的距离,就可算出物像的大小。此外,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的限度。检查证明,正常人眼即使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如果视网膜小于5μm,一般就不能引起清晰的视觉。这说明,正常人的视力或视敏度(visualacuity)有一个限度;要表示这个限度,只能用人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的大小,而不能用所能看清的物体大小表示,因为物像有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但有些视锥的直径可小于2μm)。
通常用业检查视敏度的国际通用的视力表,就是近上述原理设计的。当人眼能看清5m处的一个圆形或E字形上相距1.5mm的缺口的方向时,按简化眼计算,此缺口在视网膜像中的距离约为5μm(实际计算值为 4.5μm),说明此眼视力正常,定为1.0;由图9-4也可以算出,当物像为5μm时,由光路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对顶角即视角约相当于1分度(即1');因此,如果受试者在视角为10分分度时才能看清相应增大了视力表上的标准图形的缺口(相当于国际视力表上最上面一排图),则视力定为0.1;在表上还列出视力0.2至0.9时的逐步减小的图形;但国际视力表上对这些相应图形的大小设计是有缺点的,如相当于0.2视力的图形比视力0.1的图形小1/2,而相当于视力1.0的图形只比视力为0.9时的图形小了1/9。这种表示视力方法显然不利于临床上表示视力的改善程度,例如由原来0.9的视力改善为1.0,或由0.1的视力改善为0.2,虽然视力都增加了0.1,但其真正改善的程度并不一样,因而不能作为统计处理的数据。为了避免这一缺点,我国有人设计了一种对数视力表(缪天荣,1966),它把国际视力表上记为1.0的正常视力记为5.0,而将视角为10分度时的视力记为4.0,其间相当于视力4.1、4.2直至4.9的图形,各比上一排形成的视角小=1.259……倍,而log=0.1;这样,视力表上不论原视力为何值,改善程度的数值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在无需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而可看清远处的物体;经过调节的眼,只要物体的距离不小于近点的距离,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被看清,此称为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则称为非正视眼,其中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眼。有些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水晶体的弹性减弱或丧失,看远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此称为老视。
近视 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致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即已聚焦,此后光线又开始分散,到视网膜时形成扩散开的光点,以致物像模糊。便近视看近物时,因这时聚焦的位置较平行光线时为后,因而眼无需进行调节或进行较小程度的调节,就可在视网膜上成像;这就使近视能看清近物,且远点比正常眼还要近。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一定焦度的凹透镜片,使入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以便聚焦位置移后,正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使远物可以看清,而近物则像正常眼一样,依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力。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超过正常,使平行光线成像在位置正常的视网膜之前,这种近视特称为屈光近视。
远视 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致主焦点的位置实际在视网膜之后,这样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焦,也形成一个模糊的像,引起模糊的视觉。这时,患者在看远物时就需使自己的调节能力,使平行光线能提前聚焦,成像在位置前的视网膜上。由此可见,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即需动用眼的调节能力,因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出差差不多已达到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纠正的方法是戴一适当焦度的凸透镜,使看远时不需晶状体的调节亦能在像在视网膜上,于是通过调节能力就可像正视眼一样用来看近物了。
散光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即在球表面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相等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折光面(通常见于角膜)在某一方位上曲率半径变小,而在与之相垂直的方位上曲率半径变大(相当于在一个硬的桌面上轻压一个乒乓球时,球面的曲率半径在垂直的方位上变小,在横的方位上变大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这会造成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这种情况属于规则散光,可用适当的柱面镜纠正,后者的特点正是互相垂直方位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当它和角膜的曲率半径改变大小相抵消时,使角膜的曲率异常得到纠正。

- 简化眼和视敏度《生理学》
- 简方《古今医统大全》
- 简介《褚氏遗书》
- 简方《古今医统大全》
- 简介《中藏经》
- 简便痧方《回生集》
- 简介《医林改错》
- 睑肿如粟秘方《华佗神方》
- 简介《傅青主男科》
- 睑肿如瘤秘方《华佗神方》
- 简介《傅青主女科》
- 睑中生赘《中医词典》
- 简径治痢《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睑粘睛珠《中医词典》
- 简妙老人备急方《养老奉亲书》
- 睑缘炎《眼科学》
- 简切辨症法《推拿抉微》
- 睑与睫毛位置异常《眼科学》
- 简切辩证《幼幼集成》
- 睑硬睛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简史《康复医学》
- 睑硬睛痛《中医词典》
- 简书《万物》《中国医学通史》
- 睑硬睛疼歌《医宗金鉴》
- 简误《医学读书记》
- 睑硬睛疼歌《眼科心法要诀》
- 简误九条《伤寒贯珠集》
- 睑硬睛疼《明目至宝》
- 简言语《痰火点雪》
- 睑黡《中医词典》
- 简要夏枯草散《冯氏锦囊秘录》
《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第二节 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 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 一、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 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 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 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 第三章 血液
-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 第三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 第三节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 第四章 血液循环
-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
- 第三节 血管生理
-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第五节 器官循环
- 第五章 呼吸
- 第一节 肺 通 气
-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一、气体交换原理
-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 二、氧的运输
-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 第六节 吸 收
-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方式
-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 第六节 清除率
- 第七节 尿的排放
- 第九章 感觉器官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视觉器官
- 第三节 听觉器官
-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 第四节 前庭器官
-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
- 第六节 皮肤感受
- 第十章 神经系统
-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 二、丘脑
- 三、感觉投射系统
-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 五、痛觉的病理生理
-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二、低位脑干肌紧张的调节
- 三、姿势反射
- 四、小脑
- 五、基底神经节
- 六、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一、自主神经系统
- 二、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三、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四、下丘脑
- 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 六、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 第十一章 内分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 第三节 垂体
- 第四节 甲状腺
- 第五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 第六节 肾上腺
- 第七节 胰岛
- 第八节 松果体其他
- 第十二章 生殖
- 生理学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