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

《疡科心得集》书籍目录

夫夭疽锐毒者,发于耳后一寸三分,属少阳胆络,左名夭疽,右名锐毒,俗谓之耳后发。此证有虚有实,初起根盘散漫,顶不高突,平塌色白,形神俱静,微恶寒,微身热,渐减谷食。此由肝邪久郁,微感温邪,触动而发。如正旺者,气血亦能化脓,溃后肿消郁散,月余收功。治法用疏肝流气饮,或羚羊角散石决明牡蛎、刺蒺,或真人活命饮。如阴亏肝旺,化风逆络,半边头痛彻脑者,正气不能引血成脓,毒必内攻,或手足逆冷,或气喘呃逆,或痉或厥,或七日,或两候而毙,此为真阴证也。

又有温邪阻络,耳后发肿,根松顶高,初起虽色白,成脓却 红,憎寒壮热,痛则朝轻暮重;溃后即热退肿消,脓尽收口。是即风热轻证,名火痰毒也。治以疏散凉解为主,如万灵丹荆防败毒散羚羊角散之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疡科心得集》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疡科心得集》书籍目录
  1.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疡科心得集》
  2. 辨阳旺阴生《读医随笔》
  3. 辨药病不相主对《活幼心书》
  4. 辨阳热证《痘疹心法要诀》
  5. 辨药大略《医学真传》
  6. 辨阳热证《医宗金鉴》
  7. 辨药宜忌论《眼科阐微》
  8. 辨阳疟兼痫《幼科铁镜》
  9. 辨夜啼《幼科铁镜》
  1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11. 辨医书音义《吴医汇讲》
  12.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论》
  13. 辨医者急收功遗后患论《眼科阐微》
  14.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5. 辨疑似《冯氏锦囊秘录》
  16. 辨阳喉症诀《喉舌备要秘旨》
  17. 辨疑似《冯氏锦囊秘录》
  18. 辨眼珠胀硬如石黑珠偏向鼻骨内不见瞳人论《眼科阐微》
  19. 辨疑似《证治准绳·幼科》
  20. 辨眼珠下陷风轮有痕不作虚论《眼科阐微》
  21. 辨阴寒证《医宗金鉴》
  22. 辨眼珠生翳膜滋肾更甚论《眼科阐微》
  23. 辨阴寒证《痘疹心法要诀》
  24. 辨眼中云翳未退不宜先利大小便论《眼科阐微》
  25. 辨阴喉症诀《喉舌备要秘旨》
  26. 辨眼中神光自现论《眼科阐微》
  27. 辨阴阳俱浮《中医词典》
  28. 辨眼中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论《眼科阐微》
  29.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伤寒论》
  30. 辨眼症虚实论《眼科阐微》
  31. 辨阴阳脏腑脉象病证《灵素节注类编》

《疡科心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