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名义
秋冬感冒,名曰伤寒;春夏感冒,名曰温病。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温热同病,因时异名。《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也。四时之候,秋凉冬寒,春温夏热,约而言之,不过阴阳,阴阳之气,不过寒热。寒盛于冬,热盛于夏。秋之凉者,将寒而未寒也;春之温者,将热而未热也。感于冬者,谓之伤寒;感于夏者,谓之病热;感秋之凉,轻于伤寒,而实伤寒之属也;感春之温,轻于病热,而实病热之属也。故秋冬之感证,统曰伤寒,春夏之感证,统曰热病。仲景之言伤寒,兼秋月之伤凉也;《素问》之言热病,兼春月之病温也。

- 温病名义《四圣悬枢》
- 温病面部五色应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 温病脓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 温病衄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脉是虚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温病呕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脉论《三指禅》
- 温病派《中医名词词典》
- 温病脉法解《研经言》
- 温病七日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论病源二首《外台秘要》
- 温病岐视《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温病论《医贯》
- 温病岐视《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温病六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温病起手太阴论《温病条辨》
- 温病六日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取吐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热病《伤寒捷诀》
- 温病类《察病指南》
- 温病热病解《叶选医衡》
- 温病劳复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三日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劳复方四首《外台秘要》
- 温病少阴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温病劳复《中医词典》
- 温病舌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温病狂言候《诸病源候论》
- 温病舌验《医门补要》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