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后泄利
疹后泄利,全缘土湿水渍,以太阴湿旺,而渴饮水停,木郁风动,行其疏泄,水道不开,则谷道失敛,故生泄利。水去土燥,泄利自止,不须服药。若其不止,恐肝脾遏陷,致生利病,宜以五苓疏木泻水,以燥土湿也。
研细,饮服二三钱,日三次。服后多饮暖水取汗。
治疹后泄利渴饮,小便不利者。

- 疹后泄利《四圣悬枢》
- 疹后失音《中医词典》
- 疹后牙根血出肿烂《经验麻科》
- 疹后生风《经验麻科》
- 疹后阴囊肿痛《经验麻科》
- 疹后身瘦潮热《经验麻科》
- 疹后症《经验麻科》
- 疹后痧疳《经验麻科》
- 疹后诸证《专治麻痧初编》
- 疹后气喘发热《经验麻科》
- 疹吉凶《专治麻痧初编》
- 疹后癖积《经验麻科》
- 疹筋《黄帝内经太素》
- 疹后疟疾《经验麻科》
- 疹筋《圣济总录》
- 疹后脓血《四圣悬枢》
- 疹筋《中医词典》
- 疹后目疾《四圣悬枢》
- 疹筋《医述》
- 疹后痢《经验麻科》
- 疹筋《类经》
- 疹后昏愦《四圣悬枢》
- 疹禁忌《专治麻痧初编》
- 疹后肺痈《中医词典》
- 疹渴《专治麻痧初编》
- 疹后肺痿《中医词典》
- 疹论《温病条辨》
- 疹后遍身糜烂《经验麻科》
- 疹论《侣山堂类辩》
- 疹后遍身流水《经验麻科》
- 疹论(古名疹今名)《专治麻痧初编》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