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汗泻之法

《四圣悬枢》书籍目录

温热之病,阳强阴弱,岐伯立法,则曰汗泻,仲景垂戒,则曰汗下,义若不同,而理实无殊。岐伯之示汗泻,补阴而泻阳也,仲景之戒汗下,泻阳而亡阴也。后世通岐伯之针刺,效仲景之汤丸,易麻桂之温燥,汗之以清凉之剂,变承气之荡涤,泻之以滋润之品,壮火既清,微阴续复,则悉得岐伯之遗法,而不犯仲景之明戒矣。

岐伯论温,于《刺热篇》云:治诸热病,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仲景论温,但戒汗下火劫,未尝立法。究竟温病治法,不离汗泻两义,但须清凉滋润而已。会岐伯、仲景之义,于一百一十三方中选而用之,有汗法焉,暍病之人参白虎是也,《金匮》方中,有泻法焉,百合病之百合地黄是也。由此二法而变通之,法不胜穷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悬枢》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悬枢》书籍目录
  1. 汗泻之法《四圣悬枢》
  2. 汗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汗信号《中医疾病预测》
  4. 汗腺及汗腺肿瘤的免疫细胞化学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5. 汗信号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6. 汗下宜忌《四圣悬枢》
  7. 汗信号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8. 汗下温正法《伤寒六书》
  9. 汗血《圣济总录》
  10. 汗下亡阳《伤寒说意》
  11. 汗血《中医词典》
  12.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儒门事亲》
  13. 汗血《血证论》
  14.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伤寒心法要诀》
  15. 汗血《奇效简便良方》
  16.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医宗金鉴》
  17. 汗血候《诸病源候论》
  18. 汗下论《侣山堂类辩》
  19. 汗血候《诸病源候论》
  20. 汗下论《张氏医通》
  21. 汗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2. 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伤寒说意》
  23. 汗液《百病自测》
  24. 汗下后小便不利《伤寒说意》
  25. 汗液的颜色辨病《常见病自测》
  26. 汗下后脉浮《伤寒说意》
  27. 汗液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28. 汗下后昏冒《伤寒说意》
  29. 汗有六要五忌《医述》
  30. 汗下后汗出发喘《伤寒说意》
  31. 汗浙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四圣悬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