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
病传阳明之经,不得汗解,腑阳素旺之人,以经热郁蒸而腑热内作,开其皮毛,则见大汗,至于手足淋漓,表邪尽解,全是内伤矣。经气发舒,无复郁迫,腑气松畅,吐利皆安。汗愈泄而土愈焦,燥愈增而热愈盛,每至申酉之交,应时发热,如潮汐不爽,是谓潮热。燥土消烁心液,于是谵语。燥矢壅遏腑气,于是满痛。迟则脏阴耗亡,营气郁陷,生死攸关,不可不亟下也。泻以大小承气,而加养阴凉血之味,脏阴续复,营郁外达矣。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五钱,生 厚朴三钱,生 枳实三钱,炒 芍药三钱 生地一两
流水煎一杯,温服。不便,再服。
大黄八钱,生 芒硝三钱 厚朴四钱 枳实四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一两二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不下,再服。

- 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四圣悬枢》
- 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四圣悬枢》
- 潮热惊《幼科推拿秘书》
- 潮热歌《伤寒百证歌》
- 潮热论《侣山堂类辩》
- 潮热第五十七问《婴童百问》
- 潮热门《张氏医通》
- 潮热、蒸热、寒热《女科指要》
- 潮热时热《医宗金鉴》
- 潮热、吐衄血《古今医案按》
- 潮热时热《医学摘粹》
- 潮热、时热《伤寒心法要诀》
- 潮热似疟《证治准绳·幼科》
- 潮热(阴虚火动附)《脉症治方》
- 潮热往来《幼科推拿秘书》
- 潮热《伤寒括要》
- 潮热续法《医学纲目》
- 潮热《伤寒指掌》
- 潮热谵语腹痛便秘《四圣悬枢》
- 潮热《伤寒明理论》
- 潮热谵语腹痛便秘《四圣悬枢》
- 潮热《医效秘传》
- 潮热主方《痰火点雪》
- 潮热《医学启源》
- 炒《中医名词词典》
- 潮热《伤寒寻源》
- 炒鹌鹑《饮膳正要》
- 潮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炒茶《饮膳正要》
- 潮热《丹溪手镜》
- 炒黄丹法《古今医统大全》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